越印度墨(韓日)22~24
出中受惠,MSCI權印略超台,日韓滙貶電商老化趨勢
++++++++++++++
24--12/17.精品包袋製造商威宏-KY(8442)孫公司威保柬埔寨廠今天剪綵啟用,待明年客戶正式驗廠通過認證後,將有助承接美中貿易戰自中國轉移的訂單。威宏表示,威宏於2023年正式購入40萬平方米土地,並於今年開始自建廠房,規劃旗下子公司威保運動器材運動手套護具等周邊配件佈局東南亞產線。
11/11.寶成10月營收239.4億元,月增12%年增15.7%,年增率連7個月為正,且最近連4個月雙位數成長,前10月營收2193.6億元年增6.3%。子公司裕元工業10月營收7.4億美元(約新台幣238.4億元)年增14.7%,其中製鞋業務年增21.3%,且連3個月正成長,前10月營收68億美元,年增2.9%,製鞋業務年增10.2%。裕元零售獨立分拆上市寶勝國際:10月自結營收人民幣17.2億元約2.39億美元,年增4.7%;前10月營收人民幣157億元約21.8億美元,年減8.1% ,反映主營運區消費支出仍較審慎。
10/7.本周,全球基金对印度股票净卖出规模创纪录新高,净卖出规模创1999年来最高!分析表示,近期抛售主要是由中国市场表现出色引发的,港恒指数上月涨26%,预计看涨情绪将持续下去。据交易所数据,10月3日全球基金净卖出18.5亿美元印度股票,创纪录最高水平。外资大幅流出又导致印度股市近期大回调,印度股指本周累跌超4.4%
Morningstar分析师Srivastava补充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原油价大涨,中国市场表现改善,目前估值更具吸引力,这些都是近期外资撤出印度股市的主要原因。
9/27.三星遇大麻煩!印度工人罷工,要求加薪、減時與「職位世襲」,發生什麼事?
9/27.三星電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杜邦Tamil Nadu工廠,從9月9日開始,累積約1,500名員工發起罷工行動,至今超過2周,主要訴求要求加薪、減工時,及員工身故後由家屬世襲職位等多項條件,生產遭嚴重中斷,抗議活動導致三星產量減80%。
(2020-12/14.緯創印度近班加羅爾廠遭暴徒毀損,事件造成緯創損失約43.7億盧比約新台幣16.7億元。而耶誕旺季前停工兩週,損失更大
9/28.JL再談印度- 台廠要長期經營:因應蘋果手機等,進軍世界人口大國印度市場,印度要求在地生產,鴻海和碩等供應商需跟進,台商如果印度文化不了解,沒可靠可信認的長期印度幹部,像三星,緯創的罷工,暴徒入廠會常發生)
9/27.鴻海大客戶蘋果9月iPhone 16系列新AI手機,集團除掌握多數Pro、Pro MAX機種訂單,也正與客戶展開iPhone 17系列新機籌備計畫,由於印度近年來生產品質備受客戶肯定,今年首獲得NPI(新品試產導入量產)資格,當地新產能預計2026年完工。
9/24.南韓朝鮮日報:由於缺乏新一代產業,使南韓股市不僅未能轉型成已開發市場,且在新興市場權重漸下滑,今年並落後台灣。南韓專家認為,被台灣超越茲事體大,因顯示為避免地緣政治緊張而出逃中國的全球投資人選擇了台灣、日本而非南韓。據全球股市指數供應機構MSCI 23日的.數據顯示,南韓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自2004年以18.67%佔比排名第1後下滑,至今年落後中國的24.42%、印度19.9%與台灣的18.77%,以11.67%落居第4。
20年期間,南韓在新興市場指數權重跌7百分點,從18.7%跌至11.7%,反觀,台灣升6.86百分點,從11.9%上漲18.8%,扭轉兩國地位。同時期,中國權重從8.5%升至24.4%,而印度從4.9%升至19.9%。
9/24.外资大举押注!印度股市突破26000点大关,但风险依然存在
随美联储降息落地,外资热情在上周达到顶峰,外国机构持有印度股票衍生品价值达9.7万亿卢比。此外,印度股市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权重跃升至19.8%,史最高。受乐观经济前景和美联储降息影响,外资源源不断涌入印度股市,基准股指Nifty 50指数周二一度突破26000点大关,再创史新高。年初迄今,Nifty 50指数已累涨近18%。
7/17.《路透》報導,黃志芳表示,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促使台灣增加在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截至2023年的5年內增至6.65億美元(約新台幣216億元)以上。相比之下,在2006年至2017年的十年間,台灣在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才接近2.77億美元(約新台幣90億元)。
6/7.印度大选尘埃落定,股市收复失地,快销巨头印度联合利华、摩托车制造商Hero MotoCorp和HDFC银行等大盘股在本周表现突出,交易员们预计这种趋势将会持续。过去一周印度大选风云变幻,随着莫迪连任大选落下帷幕,周五下午印度股指Sensex和Nifty指数双双涨超2%,印度SENSEX30指数收复选举结果公布当日全部跌幅,并创下记录新高。
6/7.过去一周印度大选风云变幻,随着莫迪连任大选落下帷幕,周五下午印度股指Sensex和Nifty指数双双涨超2%,印度SENSEX30指数收复选举结果公布当日全部跌幅,并创下记录新高。
6/3.印度股市为何创史新高?6/3
印度股债汇齐涨,印度SENSEX30指数高开3.55%报76583点,续创史新高;印度NIFTY指数盘初大涨3.6%。卢比兑美元创逾一年最大涨幅,10年期印度国债小幅走高。报道称印度最大券商APP盘中宕机。目前大选结果即将出炉,乐观选情提振股市,主流民调普遍预测莫迪阵营将获得远超过半数的下院席位。但历史数据显示,民调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明天将进入计票环节。
6/3.印度5月制造业PMI终值57.5 为三个月来最低 但新出口订单创13年新高,印度5月制造业PMI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由于极端高温天气和选举导致工作时间减少,不过整体增长仍保持强劲。由于极端高温天气和选举的影响,印度5月制造业PMI有所降温,但仍处于显著扩张区间。
周一中午,标普全球公布由其编制的汇丰印度PMI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印度5月制造业PMI终值从4月份的58.8降至57.5,尽管有所下降,但仍连续近三年处于扩张区间。
4/27.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辞职,“四驾马车”37天内再损一员
4/11.越南最大金融詐欺案 女首富詐貸近4000億被判死刑
4/8.彭博:台積電推動台股大贏韓國 AI供應鏈完整,台股今年已飆升14%,其中近三分之二的漲幅來自台積電的上漲。根據彭博整理的數據,台股與韓股的市值差距已擴大至3630億美元,為2003年來最高水準
3/27.據南韓證券集保公司(Korea Securities Depository)資料,南韓散戶近期熱愛輝達股票、為買超第1名。與輝達與台積電相關ETF也一樣獲得青睞,同時名列買超第5、6名,3月1日至21日期間,南韓散戶捨棄先前最愛的特斯拉,強力買進輝達股票、為買超第1名,買超淨額高達3.8億美元(約新台幣95.97億元)
3/27.根據胡潤研究院全球富豪榜最新報告,印度孟買的富翁數量達92位,已超越中國北京91位,成為亞洲富翁最多的首都,主要是由於中國靠房地產和可再生能源致富的億萬富翁的財富正在大幅下降。外媒報導,根據2024年胡潤百富榜的數據,目前全球有3279名億萬富翁,較2023年增加5%,其中中國因為受到房地產以及經濟衰退的衝擊,較2023年減少155名億萬富翁,但中國仍以總數814名億萬富翁位居榜首,美國則以800名億萬富翁位居第二,印度則以271名位居第三。
3/20.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Vo Van Thuong)由於受到貪腐案醜影響,越南媒體今披露武文賞已提出辭呈,且已受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批准。《路透社》報導指出,武文賞下台說明越南政治動盪,可能會危及外國投資者的信心。
2/29.大选前意外飙涨 印度四季度GDP超预期升至8.4%;印度统计部:私营部门投资强劲和服务支出回升推动下,2023Q4GDP年增8.4%,高于市场预期6.6%,上季度GDP增速由7.6%上修至8.1%;至2024年3月的2023-24财年,将GDP增速预测从7.3%上调至7.6%,印度连第三年增长超过7%。
2/28.学习日本好榜样,韩特估会是“东施效颦”吗?韩国改革面临“财阀”抵抗和政策力度不够问题,分析师认为,韩国金融当局需更强制措施保护小股东以克服“韩国折扣”。韩国模仿日本采取的公司治理改革措施可能难以解决“韩国折扣”问题。自1月17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在会议上再次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韩国折扣”问题并计划采取公司治理改革措施以来,韩国KOSPI指数累计涨幅约8.3%。但与“邻居”日本在采取类似措施后,日经225指数节节攀升触及34年来历史高位相比稍显弱势。
2/25.现代、起亚汽车大涨,“韩特估”开始发力.分析指出,在监管机构压力下,最近的反弹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监管机构发力,韩股将成为下一个热门市场?最近日特估持续爆火,似乎吸引了韩国得注意。在上个月的一次演讲中,韩国总统尹锡悦承诺,将在任期内通过资本市场规制改革,消除引发“韩国折价(Korea Discount)”的因素。
2/20.美银美林:泰国股市将迎来2-3年上行期
2/20.建晶圓廠 塔塔集團與聯電、力積電談合作
2/20.连创新高后,两家大行下调评级,印度股市估值过高了?Robeco的香港基金经理Vicki Chi表示:“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喜欢非常便宜的东西,但印度几乎什么都没有”。
由于印度股市的高估值、财报季公司盈利不及预期、部分领域的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央行的鹰派政策等一系列因素,两家大行下调印度股市评级,对印度股票持谨慎态度。
2/15.MSCI:印度在全球标准新兴市指权重將增0.34个百分点至18.16%創史新高,自2020年11月来,印度在该指数权重几翻一番,过去三年翻倍, 2/29盘后生效;同时,MSCI在其全球标准指数中對印度股没删除,增5支:国有贷款机构Punjab National Bank和印度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India被纳入大盘股指数,巴拉特重型电气公司Bharat Heavy Electricals和印度国家矿业开发公司NMDC被纳入中盘股指数,GMR航空基础设施公司从小盘股指数转入中盘股指数(在MSCI调整后,可能会有高达12亿美元的被动外国资金流入印度标准股和小盘股指数)
1/23.银行股拖累,印度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二”,印度Sensex指数跌超千点,Nifty 50跌破21300点,Zee娱乐因与索尼印度子公司合并失败暴跌30%。受金融股拖累,Sensex指数跌超千点,
1/19.供应紧张,印度去年Q4平均房价涨18.8%(印度房产服务商Magicbricks Propindex报告:去年Q4,印度13主要城市房地产价年涨18.8%季涨3.97%。其中,古尔冈32%、大诺伊达31%、诺伊达26.%和海得拉巴15.8%年升幅最大。
报告指出,由于需求年增仅2%,但供给(挂牌)年降16.9%,是房价涨主原。艾哈迈达巴德 和加尔各达经济适用房市场增长强劲,而孟买大都市区 90%、新德里58%和古尔冈48%豪华房产搜索量最高。报告称,住宅供应受限和住房贷款利率上升抑制需求,未来在供应反弹和住宅价格放缓趋势下,中长期住宅需求呈“积极趋势”。
1/19.印度大兴基建,度在公路、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支出激增,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据金融时报对印度联邦预算数据分析,印度上一财年在公路和铁路建设方面投入5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1.7%,已连两年对GDP的贡献1%。
1/19.印度消费加速增长,高盛:2027年印度“富裕人口”将会翻倍,到2027年,印度将有1亿“富裕人口”,成为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随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部门正在印度经济增长关键驱动力
1/17.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定价,新兴市场遭遇今年“最惨烈的一天”,MSCI 新兴市股指一度跌2.3%,创去年8月2日来最大盘中跌幅,年初至今累跌6%以上。韩、印度股市双跌逾2%。
1/17.刚创新高就惨跌,印度股市开门红又黑。指数暴跌主要受印度市值最大银行HDFC拖累,该行今日跌超8%,为Sensex和Nifty两大指数贡献了至少1%跌幅。1月17日,在全球市场走势疲软背景下,印度银行、金属和石油等板块遭到大幅抛售,导致印度股市周三大幅下挫。基准BSE Sensex指数暴跌2.2%,报71500.76点,创下.逾16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30只成分股中24只收跌。印度国家证交所蓝筹股CNX Nifty指数同样暴跌2.09%,报21571.95点,创下自2022年6月来最大单日跌幅,为连第二日跌。
24--1/16.韩国KOSPI指数大跌超过2%。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朝鲜半岛局势持续恶化。二是韩国经济,特别是人口问题逐步显现,韩国国家债务也持续增加,降低市场预期。
++++++++++++++++++++
23--12/27.印度NIFTY指数涨0.71%至21594点,再创史新高。
12/25.因涉及無券放空(naked short-selling),南韓將對2家跨國投行和其中1家銀行在南韓當地的分行處以總額265億韓圜(2030萬美元,約新台幣6.92億元)罰款,這是南韓對這種非法行為祭出的史上最大懲處。
12/25印度與中國2020年爆發邊境衝突來,開始痛打在印中企,下架超過逾300款中國App,中國手機企業則被指控涉嫌逃稅及洗錢遭調查。最新一起就是vivo印度公司多名高管被抓,去年vivo印度公司及關聯公司約46.5億盧比(約台幣17.2億)銀行現金等金融資產被查封。此前還有小米被控違法匯款,在印約555.1億盧比(約台幣205億)資產遭扣押。
12/14.CNBC:印度經濟加速成長,股市同步走高,截至11月底印度證交易所NSE市值正式超越香港,躍居全球第七大股票交易所,僅次紐約交易所、那斯達克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泛歐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數據顯示,至11月底,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總市值達3.989兆美元,超越香港交易所上市企業的3.984兆美元;印度Nifty50指數今年來上漲15.5%,是連第八年走高,相較下,香港恆生指今年重挫17.2%,亞太股市墊底。印度家庭支出預料將超過三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三大消費市場,僅次於中美;其中,25.8%印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將達一萬美元。聯合國六月數據,印度人口已超過十四億人,擠下中國成人口最多國家,且約三分之一是介於二十至三十三歲的年輕人,有強大的工作和消費能力。
12/13.印度股市创新高背后的脆弱:散户狂赌投机盛宴,衍生品交易规模是现货400倍,虽近九成散户亏钱,但散户对衍生品交易的兴趣不减,印度期货和期权交易规模不断推高,
这是因为智能手机带动的游戏化投资风潮已经形,同时,高昂交易成本让亏钱散户痛苦不堪,中产投资者自杀率剧增,虽然近九成散户都亏钱,分析认为这使财富从实体经济向金融精英慢慢转移,而当这种现象产生全面影响时再干预,可能为时已晚。金融市场中不受控制投机热潮历来是各地监管方头疼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印度变本加厉。其实,印度的情况并非一直如此。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金融市场和专家并没有对印度经济或公众意见产生很大影响,人们只会把钱存在国有银行,直接持有股票很罕见。那些有剩余储蓄的人会从印度投资信托基金(Unit Trust of India)购买一些票据,可定期获得投资的20%到25%作为股息,这也反映出印度中产阶级对收益的贪婪程度。而到1992年后,印度市场开始接受外国机构投资,出现电子交易、有保证结算、用账户记录股票而非纸质股票证书,及从2000年开始的衍生品交易。然而,衍生品交易改革过犹不及。证交会研究显示,超过80%从事期权交易的个人交易者是男性,大多是20至30岁见证衍生品交易暴增的年轻人。对于少数赚到钱的幸运儿来说,他们所得利润中,有15%到50%用来支付经纪费、结算费、交易所和监管费用及税费。至于那89%的亏钱者,交易成本让他们痛苦加剧。数据显示,印度上个月在股指和股票期权上的总交易规模达78万亿美元,这比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1780亿美元的标的现货股票交易规模高出441倍,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主要市场如此失衡。
12/12.工银瑞信刘伟琳:印度股市没有太大泡沫,A股中小市值风格占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从中短期来看,刘伟琳更看好的品种包括A股科技板块,比如AI、创新药、智能驾驶,此外还包括红利风格和中小市值风格,对印度市场保持相对乐观,对日股和港股谨慎乐观,对美股持谨慎态度;说起今年最火热的投资,有几个关键词:微盘股、红利、海外QDII)
12/11.8天4个国家!黄仁勋密集亚洲之行透露出哪些信号:英伟达和亚洲各国本地厂展开合作,或也为应对美国政府新芯片出口限制政策。
黄仁勋亚洲行已有丰厚收获,先后公布在日、新、马和越四国合作或投资计划,表现出对于亚洲市场重视。
12月10日,越南政府网站发文称,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当日与黄仁勋会面。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越南视为自己家”,公司希望在越南建立一个半导体基地,因为越南是一个重要市场。越南政府表示,该基地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为越南半导体生态系统和数字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接受马来西亚媒体的采访时,黄仁勋也称自己“对东南亚充满信心”。目前,英伟达已经宣布将在越南建设半导体基地,在新加坡进行了关于未来可能的大型投资的谈判、帮助新加坡政府开发大模型,以及在马来西亚投资20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合42.9亿美元)、和YTL(马来西亚的杨忠礼集团)合作建设AI基础设施。
到访东南亚前,12月4日,黄仁勋先到东京,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进行会谈。会谈结束后,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伟达计划将与包括软银在内的日本公司合作研发生成式AI,并称自己向首相承诺,英伟达“将尽最大努力优先考虑日本的GPU需求”。
黄仁勋此行到访的四个国家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都在大力推进AI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其中,日本政府在11月刚通过一项额外预算案,决定将2万亿日元左右的补贴用于芯片领域,来加强日本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地位;12月4日,新加坡也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策略2.0,提出通过培训本地人才和从海外招聘人才,将其AI从业人员数量增加两倍,达到1.5万人。
12/11.印度股指创收盘历史新高,巴基斯坦股指跌约0.4%自历史新高回调印度国家证交所蓝筹股CNX Nifty指数收涨0.13%,报20997.10点,连第二交易日创史新高。
12/6.印度股市上涨“真相”:货币供应涨93倍(在全球经济放缓的逆风中,印度股市近期“势如破竹”的涨势,再次引发市场热议。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灝发微博称:昨天印度股市新高,我们跌破3000。然后就看到一堆自媒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分析“阿三怎么变成三爷”。就是没有一个数字来支持,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逻辑。其实就是自己瞎编的故事。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印度货币供应涨93倍,印度股指涨66倍。因此,印度股指至少一大半涨幅来自于货币贬值和通胀。)
12/7.创了新高、涨了八年的印度股市,2024年还能买吗?印度正朝着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迈进,强劲的基本面将对股市形成强大支撑,外资或有更多流入空间,而从估值上看,印度股市市盈率已接近美股,远高于MSCI新兴市场和欧洲股市。今年印度股市的疯狂走势再次引人注意,在金融股和能源股的推动下,总市值逼近400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
明星股们齐头并进,主要股指Nifty 50指数今年已上涨近13%,正向史无前例的八年连涨迈进。Sensex指数去年平均市盈率21.4倍,与美股市盈率相似,相比下,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斯托克欧洲600指数市盈率分别为11.9倍和12.5倍。
尽管印度也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但仍持续存在经常项目赤字。
三季度,印度经常项目赤字已从一季度的13亿美元(占GDP的0.2%)扩大至92亿美元,占GDP的1.1%。
公共负债也对印度经济造成压力。
咨询公司Gavekal表示,印度政府债负担已占GDP的80%以上,是新兴市场中政府债负担最高的国家之一。
政府债不断上升,意味着公共投资两位数的高增长率可能难以维持。如果印度想要真正的基建大国,政府债将是一个重大隐患
12/5.再创新高、连涨八年!印度股市凭什么
散户投资热潮、海外资金流入推动印度股市走高。全球第五大股市—印度股市创新高,市值逼近4万亿美元。周一,在邦选举中执政党取得关键胜利的推动下,金融股和能源股推动印度股市创历史新高,证券市值总额达到3.93万亿美元。此前,强劲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全球利率预期的放缓已对印度市场有所提振。
彭博社汇编的数据,自2020年3月疫情低点以来,印度交易所上市证券的市值截至周五已增长两倍,印度NSE Nifty 50指数当天攀升至新纪录。今年来,海外基金已经向印度本地股票注入了超过140亿美元的资金,印度股市也从疫情期间开始的散户投资热潮中获得稳定提振。截至2023年,Nifty指数累计上涨近14%,连涨八年。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在散户投资者持续流入的推动下,包括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在内的本地机构的股票购买量已攀升超165亿美元。
印度股市凭什么?首先是基本面向好。截至9月,印度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6%,在全球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脱颖而出,增强其股市对外资的吸引力。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印度股市有望在全球新兴市场衡量标准水平之上10%保持三年。
其次是迪政府实行市场偏友好政策,加上印度年轻劳动力充足,使得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有优势。
根据相关报道,印度总理莫迪还致力于将本国转向制造型驱动经济模式,支持基础设施和重工企业,对印度工业股、能源股形成利好。报道援引摩根大通策略师Rajiv Batra团队在11月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
“除了结构性承诺外,我们认为近期将推动市场走高的因素包括强劲的活动数据、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盈利、油价下跌以及强劲的国内资金流入。” 伦敦智库官方货币和金融机构论坛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全球养老金和主权财富管理机构正纷纷涌向印度。另一个提振因素在于莫迪连任的可能性增加,大大减少政治风险。上周末的选举结果显示,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在四个邦议会选举中的三个邦取得了关键性胜利,这有利于印度总理莫迪在明年5月大选争取连任,市场情绪进一步被提振,印度股市有望持续走高。但估值過高,散户熱,交易擁擠
12/4.聚陽營收呈現月對月、年對年的雙重衰退:11月24億元月減2.5%、年減1.9%;前11個月292.23億元年減1.3%,營運團隊預估整體第4季出貨量可望優於去年同期,明年首季營運成績將進一步優於今年第4季。
12/3.越南成衣訂單銳減,當地成衣巨頭Garmex Saigon前三季:營收80億越南盾
(約台幣1040萬)年減97%,虧損將近440億越南盾(約台幣5720萬),今年裁員累計1945名員工至剩37人,約砍98%員工。為增營運資金,11月還拍賣資產,打算賣掉9輛貨車,總底價為30億越南盾(約台幣390萬)。
11/30.路透社檢視過的資料顯示,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正從印度進口更多商品至美國,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期望降低成本並分散供應鏈。
根據數據公司Import Yeti分享的貨運提單資訊,今年1月至8月期間,沃爾瑪有1/4的美國進口商品是從印度發貨。相較之下,2018年時這個數字僅有2%。
11/28.富士康计划在印度投资15.4亿美元,建设一项目,以满足“运营需求”。
11/22.英特爾已確認將推動擴大在越南投資計劃,預計投資額將達到10億美元。英特爾在東南亞現已投資15億美元工廠
11/19.持香港身份證越南女首富張美蘭(Truong My Lan,音譯)涉金融詐騙案,去年遭越南政府逮捕。最新調查指出,張美蘭涉嫌金融詐騙掏空西貢商業銀行SCB,將西貢商銀做為「金融工具」吸金,發行25批債券,價值超過30兆越南盾。並挪用客戶資金304兆越南盾約台幣3952億,約佔越南GDP的6%,相當驚人(2012年至2022年,張及旗下集團設立數千個法人實體,找來數千名個人作為代表,利用假客戶向西貢商銀申貸,這些貸款有93%流向張,7%流向張的老客戶。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間,張美蘭指示下屬準備916份貸款申請書,貸款總額約545兆越南盾,並挪用其中304兆越南盾,造成近130兆越南盾利息損失。如加利息,總額超過415兆越南盾約台幣5395億)
11/14.寶成前3季:營收1857.6億元,減幅9.2%,稅後淨利為105.8億元,年減31.4%,eps為3.59元,年減1.64元。
主要由於消費信心疲弱與產業庫存調整影響鞋類製造業務的營運表現,抵銷運動用品零售及品牌代理業務的銷售復甦態勢。業外轉投資收益前3季依權益法認列的投資收益為83.1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3.36億元,主要由於前3季認列直、間接持股18.09%的南山人壽保險轉投資收益為67.4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73億元
11/8.儒鴻10月營收28.57億元,月增19.9%、年增16.7%,受惠於下游成衣廠拉貨動能增溫,以及終端客戶需求上揚,前10個月251.48億元、年減26.81%,衰退幅度較今年前9個月進一步收斂…
11/8.億豐Q3財報:營收69億元,年減0.1%,美金計年減3.7%;稅後淨利15.9億元,年增3.3%,eps5.41元
前3季營收196.8億元年減11%,採美金計算則減少15.7%,營運規模降低,使前3季每股盈餘達13.88元,較去年同期縮水2.16元,減少13.4%。
10/31.華尔街投行投行杰富瑞表示,如果执政的印度人民党莫迪遭遇2004年时那样的意外失利,预计印度股市将出现25%回调,甚更多。在外资疯狂抛售印度股票之际,华尔街投行又警告印度股市的一重大风险。
10/25.亞德客-KYQ3財報:營收75.6億元年增24%,營業利益22億元年增30%,稅後淨利19.4億元年增39%,獲利創下單季新高eps9.7元
;前3季營收224.7億元、年增13%,營業利益66.9億元、年增17%,合併稅後淨利52.66億元、年增13%,每股盈餘26.33元。
10/17.紡織業回溫跡象明確 訂單能見度增加,紡織產業歷經去年繁盛市況,今年總體經濟環境逆風下,遭通貨膨脹壓抑市場需求,造成終端品牌客戶出現庫存問題,今年下半開始,國內紡織業者逐漸感受到來自下游的拉貨動能,短單比重降低,長單能見度也有所提高,樂觀看好明年能有正向成長。儒鴻(1476)董事長洪鎮海表示,集團11月、12月產能稼動率將進一步年對年轉正,預計第4季會達到全年營運高峰,明年首季也將會比今年同期更好,至於明年第2季則有待觀察後續市況發展,可以確定的是,儒鴻訂單能見度逐漸看到往後1季至半年,此外,環保回收原料比重將進一步雙位數成長
10/15.ODM廠搶印度製造》和碩結合在地廠 避政令風險
10/13.密碼台灣》失聯移工8萬多人 越南男性居冠
10/8.上市公司海外投資》錢進印度增2.6倍 上半年獲利倒退嚕
10/4.紡織大廠聚陽9月營收28億元,月減20%年增15%;整體第3季營收92.7億元季增27.8%年減1.43% ;前9個月營收243億元年減1.58%;營運團隊指出,在旗下客戶銷售動能暢旺、訂單助攻之下,預估第4季出貨將有雙位數成長。
10/2.中國世界工廠地位快崩塌 台商揮軍越印墨與中東歐
9/25.苹果拟在印度扩产:五年增五倍,5年目标产值400亿美元,首批印度造iPhone 15订单已发至全球
9/27.「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台灣與印度計劃最快下個月簽署移工合作備忘錄(MOU),藉以幫助台灣克服製造業、營建業、家庭幫傭及農漁業缺工問題。
9/21.教育醫療水準低落 印度勞參率僅51%落後中國
9/18.越南邁向半導體之路 美韓戰略布局(美國和越南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共同聲明中,兩國指出越南具有成為半導體行業關鍵國家巨大潛力,美國並支持越南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快速發展。美數據:8月來自越南晶片進口量從去年同期的3.2億美元猛增75%至5.6億美元,約11.6%市占。但專家指出供應鏈,越南貢獻仍很小。晶片製造包括3基本環節:設計、代工和封裝。英特爾胡志明市工廠是其主要生產地,越南只參與晶片進入市場前的最後階段。此外,韓國晶片設計公司正追隨三星的腳步,在越南設立工廠,包括河內的CoAsia和北寧省的Amkor。越南攻封裝設計 工程師短缺是大挑戰
9/18.《彭博》報導,蘋果公司合作夥伴鴻海集團富士康計畫將其在印度投資和就業人數增一倍,突顯出隨著華盛頓和北京緊張局勢加劇,製造業正在加速從中國轉移。
9/14.金管會昨:上半年投資中國獲利年減200億元或9.8%;投資匯回金額則達606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金融業主管分析,由於中國經濟風險不斷攀升,中國人民銀行也閃電降息,讓上市櫃公司有高度疑慮,因此把較多資金從中國匯回台灣,而非留在當地;截至今年第二季止,上市櫃公司合計1202家赴中國投資,占全體上市櫃總家數1685家的71.3%;相較去年底,今年上半年有八家上市櫃公司撤離中國。投資金額方面,截至今年第二季止,上市與上櫃公司合計二兆七二三六億元,較去年底增加二○四億元,主要是因應子公司營運資金需求。投資損益,上市櫃上半年在中國獲利合計為1838億元,較去年上半年減少二○○億元;但獲利金額仍為歷年同期第三高。投資收益匯回金額方面,上市櫃今年上半年匯回606億元,創歷年同期最高;若累計至第二季底,上市櫃公司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7646億元,占累計原始投資金額的28.07%,占比也是新高紀錄
9/4.聚陽8月營收35億元月增18%、年增7.5%,前8月營收215.3億元、年減3.4%,營運團隊看好客戶庫存水位降,有助於後續訂單動能正向發展,全年業績可望優於去年。
9/3.不走活不了!國台辦否認 難掩昆山台商出走事實,昆山台商出走已衝擊中國出口,今年前7個月,外企製造商出口年減15%;南華早報報導,過去30年台商的設廠,造就江蘇昆山市成為中國最富裕的城鎮,而今年來,台商遷廠至越南傳言沸沸揚揚,讓昆山在地人憂心忡忡。儘管中國官方否認,但台商出走潮卻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的報導,台灣資金的湧入,使昆山在過去17年來一直是中國最富裕的城鎮。台資企業直接貢獻昆山30%的生產總值(GDP)、50%的工業產出、60%的外國投資,以及70%的進出口額。截至2020年,有超過5300家台灣公司、約10萬台灣人落腳昆山。
8/29.蘋果「脫中」印度、越南製產品倍數成長過去10年,越南組裝的蘋果產品,數量成長了4倍。根據《彭博》數據顯示,蘋果10大供應商中,除中國設廠外,有6家在越南和印度設有工廠,其中富士康在越南和印度皆有設廠,和碩則在印度設有工廠,另外,立訊精密和韓國的3家廠商LG伊諾特、三星和LG顯示器,均在越南設廠。
8/25.生產環境惡化 南韓製造商加速撤離(三星重工、浦項鋼鐵在內的多家南韓製造業,正加速退出中國)
8/23.越南寶元鞋廠即將裁員超過1200人,寶元鞋廠今年已經3度裁員,前後約9000名工人失業。對此,母公司寶成(9904)今天回應,旗下員工的人事作業流程,均會遵循當地政府相關法令規範辦理。
8/10.上銀2049第2季財報:營收65.83億元,毛利率33.66%,為近3季新高;營業利益9.59億元,營益率14.57%,稅後賺6.25億元,eps1.77元;上半年:營收123億元,去年同期158億元,合併毛利率32%,去年同期37.5%衰退,營業利益15.28億元,營益率12.41%,去年同期21.53%, 歸母公司業主淨利10.7億元,去年同期25.93億元衰退,上半年EPS3.03元,去年同期EPS7.61元。
8/11.越南大停電!鴻海、三星也停工,經濟損失 14 億美元
8/7.“逼”厂商到印度设厂?莫迪强推本地制造,限制进口笔记本电脑
印度政府给予企业3个月时间获取进口许可证,然其本土电脑制造商仍依赖进口配件,进口限制可能徒增生产成本和难度。
8/3.鴻海將在印度投資6億美元設廠 生產iPhone零組件與應材合作生產半導體設備
8/2.富士康投資印度190億元 結盟美商應材
7/31.達里歐:如鄧小平的中國 印度的時代已來臨
7/31.「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指出,他所有資金都投注於美國境外,他對中國抱持謹慎,聚焦投資台、韓與印度。
7/30.美国进口结构转移,越南陷入瓶颈后,墨西哥成为新晋势力。我国主动增加对墨西哥等出口和投资,实现间接获取美国需求,我国供应链短期难以完全替代。下半年外需出口改善、支撑国内复苏的逻辑有望演绎,对经济和市场不必悲观。
7/29.越南出口創14年來最長連跌 6.5%經濟成長率難達標
7/29.连续第五个月下滑,越南出口创2009年来最长连跌;越南7月进口下降9.9%,出口收缩3.5%,今年前七个月出口同比下降10.6%。
7/27.印度曝中國手機製造商逃關稅 總金額約莫3百億
手機賣很差?
7/29.越南7月进口降9.9%,出口收缩3.5%,连第五月下滑,创2009年14年来最长连跌,今年前七月出口年降10.6%至1947亿美元,同期进口额降17%至1795亿美元,贸易顺差152亿美元;其中,越南最大出口创汇智能手机出口额前7月份降18.3%至278亿美元。
7/25.晶片大廠英特爾25日前往越南舉辦Intel Solutions Day,首度邀請營邦、仁寶、神雲科技與神通資科(MiTAC)、和碩、雲達科技、優達科技等6家台廠前往參與,媒合越南當地生態系與創造商機
7/25.廣達越南廠動工 投資逾6.75億元擴充筆電產能
7/23.台商也遭殃!每週停電4次又漲電價 越南外企抓狂(越南爆發缺電危機,海防、北寧和同奈等主要工業區的電力供應連續中斷,當地電子業者表示,每週停電達3到4次,已衝擊生產。除缺電,電價也大幅調漲13-28%,不僅韓企憂心忡忡,包括歐台商在內多國外商也敦促越南解決電力問題)
7/19.惠普也脫中 數百萬台筆電產能將轉移至泰、墨
7/8.越南缺電危機隱憂未解,國有越南電力集團EVN 7日官方會議坦言,北越地區供電情況在接下來仍將遭遇許多困難,尤其是2024年至2025年。北越地區6月上旬不時限電、停電,影響工業生產。\
(6/11.越南爆發缺電危機 考驗蘋果、三星)
7/4.聚陽6月營收27.99億元月增20.38%年增6.54%,創下今年來新高點,聚陽Q2營收72億元季減7.73%年減9.38%,上半年業績達150.58億元年減1.66%,營運團隊指出,儘管第2季前2個月業績皆較去年同期下滑,不過在進入第3季旺季之前的6月營收成長幅度確實有在預料之中,且在急短單拉高毛利率表現之下,每股盈餘(EPS)有望優於首季的3.92元。觀察目前美系客戶急短單比例從2成增加至3成,可望推升毛利率表現,日系客戶下半年訂單可望雙位數成長。
7/4.台股今年上半年外資買超達112.5億美元,成為「吸金王」,居新興市場各股市之冠,印度排名第2為97.2億美元、南韓則買超79.4億美元
7/4.不僅是下個中國!研調:印度將成為超強經濟體
7/3.特斯拉降低中國產能比重 台供應鏈啟動墨國擴產預計2024年投產(電子五哥廣達和碩 鴻海 選擇於美墨邊界設廠或擴產)
7/2.越南房地產危機爆發,官方統計,今年上半年高達10萬家從事房地產相關行業的公司倒閉,平均每月1.66萬家關門大吉。
越南媒體VnExpress報導,2023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停業數量暴增40%,在17個行業中,增速最高。
7/1.網路媒體越南快訊VnExpress:全球消費力道下滑,今年第2季越南工作年齡人口共107萬人失業,失業率為2.3%。紡織成衣、製鞋、木材與電子業為重災區,今年第2季共裁員21萬7800名工人。這些失業工人大多在加工出口區與工業區上班,包括南越地區平陽省(Binh Duong)、胡志明市,以及北越地區的北寧省(Bac Ninh)等。
6/29.經濟部統計處:「近年東協外人直接投資FDI分析」,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全球供應鏈大洗牌,我國也提高對東協地區投資,近兩年投資金額分別為56.4億美元、47.32億美元,合計103.72億美元。主要以新加坡、越南居前2名
台股的建設電網股,儲能股有機會嗎?
***6/19.电荒席卷越南,问题有多严重,蕴含哪些机遇?
****6/15.儒鴻股東會:內部觀察今年第3季後營運將漸回到2021年8、9成水準,預計明年第2季可重回常軌,董事長洪鎮海預告可期待旗下新增客戶群強勁爆發力,以布料來看,有的客戶拉貨量將年增3倍,也有客戶貢獻的營收將年增1倍。儒鴻去年營收397億元年增10.58%,史上新高,洪鎮海觀察,其實去年市場並不活絡,但卻礙於運輸延遲而產生庫存空缺錯覺,客戶下單非市場確有需求,後續導致有些零售客戶今年上半出現整季沒下單現象,現在仍有品牌廠尚在消化庫存,但對高單價產品的影響較小,衝擊較大的是中低價位產品
6/11.華爾街日報:越南正在努力應對嚴重的電力短缺問題,富士康和立訊等蘋果公司供應商部分工廠,及三星電子在越南北部工廠,都收到當地電力公司要求,希望這些企業考慮輪流停電,或者在高峰時期減少用電。
6/3.大股東賣股 立訊內外夾擊,立訊股東對於小米產線切入印度遭遇不順表示憂心,營運團隊則認為,在投資、政治、客戶等多層面問題獲得充分保障下,才會考慮前往印度設廠,印度政府對於外資企業投資的條件之一,就是需與在地企業合資設廠,而在印中政治關係緊張下,立訊雖然表面上稱會參考相關案例,但實質上拍板接受與印度企業合資的機會卻是微乎其微。
對於公司高層與大股東持續賣股,立訊先回應「都是為了產業的佈局」,接著又稱儘管高層人士向來做為公司股份堅定的持有者
****6/2.聚陽5月份營收23.25億元、月增10.8%、年減3.13%,累計營收122.58億元、年減3.36%。聚陽表示,美系客戶訂單能見仍差,日系客戶較佳,但下單仍謹慎,預期「有感」成長仍待明年才能看到。
6/2.越南房地產危機蔓延,在融資困難下,越南房地產開發商已暫停超過1200個建案,價值超過800兆越南盾(約台幣1.04兆)。
5/31.避華府制裁+逃離北京掌控 中國科企加速「去中國化」
5/29.全球需求低迷的缩影——越南出口连续第四个月萎缩
5/14.外媒先前報導印度塔塔集團正收購台廠緯創印度廠。印度Jagran新聞網今稱,塔塔集團已準備加入蘋果手機大家庭,可望成為在印度第4大的蘋果手機代工廠商。蘋果積極將手機產能移出中國,塔塔集團可望受惠,成繼鴻海、立訊與和碩後的第4大蘋果手機代工廠,塔塔集團將生產iPhone 15與iPhone 15 plus的兩款手機,可望接到約5%的訂單。在iPhone 15,鴻海將取得70%訂單、立訊取得25%;在iPhone 15 plus,立訊將取得60%的訂單、和碩佔35%,緯創在印度卡納塔卡省(Karnataka)設有iPhone組裝廠,但2020年12月疑因薪資問題導致工人暴動,引起蘋果關切。
4/22.廣達週五與河內以南90公里的南定省當局簽署建廠協議(22公頃)
4/21.世界工廠地位動搖 港媒驚:中企也跑(報導提及中企赴海外設廠6國家,南亞國家幅員遼闊,人口年輕,是中國製造商設廠的主要地點。其中,孟加拉是服裝製造大國,已從中國吸引價值7.7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該國工人平均月薪約120 美元,不到廣州工人月薪670美元的5分之1。已在印度設廠中國公司包括手機製造商Oppo和Vivo,及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而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泰國也成為汽車零件、車輛和電子產品的生產中心,索尼和夏普等跨國公司都在泰國開設工廠。中企也將部分供應鏈轉移到當地;已遷往越南的中企則有總部位深圳儲能公司Growatt,及太陽能電池板零件製造商杭州第一應用材料公司;中企在墨西哥製造成品服務其美國客戶,讓自己免受美中關係進惡化衝擊,預期二線和三線中國供應商,也將來到墨西哥繼續為他們OEM客戶服務;供貨給歐洲車企中國汽車零件製造商同樣尋找海外工廠。中國寧波汽車零件公司敏實波蘭廠2022年9月破土動工。比亞迪正計劃在歐洲建立其第一家電動汽車工廠..
4/21.美中關係緊張升溫,全球供應鏈面臨重組狀態,台企漸撤離中國,減對中國投資,尋求中國以外生產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對東南亞的投資幾乎翻一倍。
4/20.緯創再整併產能,泰州廠4/26停工停產 產能轉移昆山廠支應,當地數百名員工預計在5月26日解除勞動合約,(緯創2009年7月於江蘇省泰州市斥資近10億美元設置泰州廠,廠區佔地面積超過800畝,生活區面積佔地面積約700畝,目前主要生產中、小尺寸的LCM,約有數百名員工在工作崗位)
4/19.印度調高IT關稅(10%) 我提告WTO獲勝訴
4/16.鄭州富士康轉印員工僅剩半 當局引入比亞迪能源車廠擺脫依賴
4/15.3月出口的未知(3月中国对越南和韩国出口年增分别达38.9%和 13.0%,两国发布3月从中国进口年增 7.0%和4.5%,反弹但增速未超10% 。不考虑运输滞后,这指向3月中国出口高增或部分来自中间品或转口(进口国一般会回溯原产地,出口国按报关价统计)。
4/17.廣達昨宣布投資5000萬美元揮軍越南設廠,這也是廣達在泰國之外,於東南亞的第2處製造基地
4/15.美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希望正式升级與越南伙伴关系,越南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将有助供应链韧性
4/13.由於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美科技巨頭蘋果續擴大中國以外產能,最新消息:蘋果正和供應商就在泰國生產MacBook進行談判。
4/12.印度經濟時報12日報導: 富士康預計於今年5月在卡納塔克邦開始建設手機零組件製造廠。這座耗資800億盧比(台幣297億元綠地工廠將建在首府班加羅爾機場附近,並已獲州高級別許可委員會SHLC讚許
4/6.美國貿易代表戴琪5日重申改採(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政策,與盟友共同打造供應鏈,降低對中國等競爭對手的依賴(美國正藉由產業政策,投資基礎設施、半導體和乾淨能源技術,這些措施也帶來高薪工作,過往的貿易協議側重於積極的自由化和取消關稅,這使美國與其他在關鍵原料上過於依賴中國,間接允許北京主導全球關鍵產業)
4/4.儒鴻:目前客戶去化速度不一,但好一點已看到下單動能回升,但就 3、4 月營收逐月向上,第二季開始會改善很多,下半年成衣市況將進一步好轉;聚陽:雖美系品牌客戶續調節庫存,但日系客戶需求強勁,也有看到急單、短單需求浮現,同樣看好第二季業績會比首季好,逐步回到正常
3/31.意外降息百点还不够?越南央行表示可能会进一步降息(刺激经济,越南央行本月中已降息100基点,将贴现率从4.5%调至3.5%,将银行间市场的隔夜贷款利率从7%下调至6%,并将部分行业短期贷款利率上限从5.5%下调至5%。该行将再融资利率维持在6%不变)
3/30.中國地方政府被爆 帶中企組團去越南建廠
3/27.近一百萬人口昆山距離上海五十公里,過去當地工資比內陸省份高出三成,全歸功於數千家代工廠在當地設廠組裝關鍵零件,其中以出口為主的台商就高達1527家;但隨美中關係緊繃和全球經濟前景疲弱,包括台商在內製造商陸續遷離中國,來自西方訂單也大減,中國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從去年十月以來已連跌五個月,昆山首當其衝。
3/26.戴爾擬全套去中劇本 邁威爾裁光中國團隊
3/26.美中經濟對峙越來越劇烈,供應鏈掀起去中浪潮,昔日台商群聚的江蘇昆山成了重災區。英媒披露,昆山崛起全因大批台商湧入,而今隨著工廠撤離、訂單縮減,40歲以上工人被拒於門外,還留存的台商則將工資從1年前的時薪 25人民幣(約台幣110元),砍到19人民幣(約台幣83元)以下;就連與富士康及和碩配合的物流業者也快哭了,2023第一季的出貨量年減3分之1以上
3/16.寶成去年財報:營收2674.97億元年增11.5%,營業毛利646.1億元獲利因產用率增,年增11%,合併營業毛利率24.2%,與2021年24.3% 約當持平;因認列轉投資的南山人壽收益少50.6億元,稅後淨利約126.5億元12.4%,eps 4.29元;
3/16.《路透》報導,知情人士表示,鴻海取得蘋果Apple AirPods 訂單,將在印度設立耳機組裝廠,投資額逾2億美元,凸顯蘋果生產鏈逐漸從中國轉移至其他地區,進一步加大「去中化」強度。
3/11.彭博導,據知情人士稱,蘋果的合作夥伴鴻海集團富士康計劃投資約7億美元在印度新建工廠,提高當地產量
3/4.美中對峙加速全球製造業撤離中國,經濟學人將供應鏈去中替代14個亞洲國家統稱為「Altasia」,新的供應鏈從日本北海道延伸,穿過韓國、台灣、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一直到印度西北部的古吉拉特邦。
2/22.印度阿達尼集團取消新股發行 股價暴跌近35%
2/21.鴻海 Vedanta 合資半導體廠,傳落腳印度古茶拉底省
2/14.良品率仅50%!苹果的印度制造前路漫漫
2/13.越南崛起》連最被動的筆電供應鏈都開始遷徙,越南代工地位將取代中國?
2/11.英特爾正考慮大幅增在越南現有15億美元投資,擴大其在東南亞國家的晶片測試和封裝工廠。
2/9.股价再度暴跌,Adani恶性螺旋开始了?刚应付完Margin Call, MSCI又考虑下调其股票权重
2/6.印度最大企業集團阿達尼再遭重擊,穆迪3日警告該集團可能難籌集資金,標準普爾也下調其2項業務前景下,集團股今除阿達尼港口和經濟特區APSE.NS逆揚,餘6檔全面下殺,2檔跌幅逾9%,自興登堡出具報告放空自今,集團7家上市公司市值蒸發超過1100億美元
2/4.MSCI調降4家阿達尼公司的權重、2家股價今打入跌停
1/31.印度最大企業集團阿達尼集團遭控「肆無忌憚地」進行股價操縱和會計詐欺,今天續遭到投資人血洗,巿值已蒸發約700億美元
1/26.高调做空“亚洲首富、印度财阀”!引爆印度股做空潮?兴登堡到底什么来头?
1/16.聚陽財報:Q4淨利7.78億元季減29.9%仍年增16%,全年稅後淨利35.4億元年增32%,eps14.53元,創聚陽史上最高,去年營收320.8億元,年增10.9%,稅後淨利35.4億元,年增32.17%,eps14.53元.
1/15.中國清零自傷 歐企移往越南暴增至4成(南華早報:14日報導,越南歐洲商會12日公佈該會針對200多家歐洲企業的調查,指出2022年第4季期間,已將中國部份業務遷到越南的歐洲企業比率,從前1季的13%,大增到41%;尚未將中國業務轉到越南的比率,則從76%大減到31%)
23-1/10.塔塔收購緯創印度iPhone廠
++++++++++++++++
22--12/30.國有電力公司大虧 南韓明年電價擬漲近1成
12/29.彭博:全球經濟放緩,越南強勁,今數據:至12月,GDP增長8.02% ,高於最初設定6~6.5%增長目標;至12月Q4擴張5.92%,
12/28.特斯拉重挫 韓散戶仍不離不
棄,大買28億美元(即使特斯拉12月重挫44%,但至12/27日,韓散戶仍於12月增持1.6億美元特斯拉股票,可望連續3個月淨買入;4月來特斯拉遭嚴重拋售,2022年至今跌幅高64%;
特斯拉供應商LG新能源,也受益,該股1月公開上市時募集了創紀錄資金,自上市以來股價上揚46%。三星電也是韓國散戶最愛,在全球科技股拋售,三星電2022年至今股價跌28%,但韓國散戶仍淨買入三星電子123億美元。
12/24.三星電在越南河內斥資2.2億美元打造研發中心,計畫把越南打造為三星全球重要策略據點之一,因三星全球手機產量約一半來自越南。三星在越南手機製造中心位北越,而家電產品主在南邊胡志明市生產,預計2022年底,三星對越南總投資額超過200億美元;至2021年年底,三星共在世界各地設有39個研發中心,除南韓、越南外,另美、加、中、日、英 、菲、印尼等國;《日經》報導蘋果計畫明年把MacBook部分生產移到越南,做為其在中國以外地區,實現供應鏈多元化;越南總理范明政敦促越南出口業者加速推動本土晶片生產,越南已是英特爾最大測試和組裝地。
12/23.工具機公會:明年Q2景氣觸底 全年產值小幅成長
12/22.因中國地緣政治風險增加,過去10年,日企漸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調查:至2022年6月,進駐中國的日企只剩1萬2706家,與2012年高峰1萬4394家相比,少1600多家。
12/20.日央行棄鴿轉鷹 學者:台灣機械業出口壓力將舒緩
12/20.蘋果出走中國 富士康明年將在越南生產MacBook
12/20.中國掰掰?印度越南有望成蘋果新製造重鎮
12/19.仁寶越南第3廠明年初可望發包 2024年完工投用
12/19.日本IC基板大廠Ibiden 以177億日圓約新台幣39億元 出售其北京子公司給廣州興森投資公司
12/18.中學者:台商訂單損失50% 要留住難度大
12/15.疫情紅利消退 馬國手套龍頭
Top Glove手套訂單大減,已連續2季出現虧損 股價、獲利雙降
12/15.印尼11月出口額241億美元,進口額189.6億美元,順差51.6億美元遠高預期,主要原因是進口額出現意外下降。
12/12.戶外機能服光隆8916:11月營收7.5億月減17%年減10.6%,僅成衣部續有10%成長,為今年首負成長;光隆:主因羽絨原料和家紡2部門年底季節拉貨變緩,加去年因越南封控遞延出貨而拉高基期,前11月營收98億元,年增仍32.99%。
12/12.開設100家蘋果專屬商店 塔塔集團拚了
12/9.自行車巿場雪崩?巨大罕見發函協力廠,票展延45天(自12月起至明年3月出貨至巨大全球製造廠貨款;巨大:隨著疫情漸散去,世界各國漸解封下,自行車如雪崩般一夕崩解,市場高庫存,創1970年代至今紀錄;從DEALER,到WHOLESALER端,至組車廠皆創庫存史新高,出現高庫存低流動嚴峻情勢,現金流量短缺,所有客戶幾乎同時要求延後票期至120天)
12/9.韩国统计厅:韩国“一人户”单身家庭716.6万户占比创纪33.4%,
即约每10户家庭中就有3户,2005年,占比仅20%,2019年首超过30%,到2050年预计将达39.6%。随韩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经济困难或社会规范变化而推迟或放弃结婚,该国單身家庭比在去年创新高。
12/8.大摩:印度股市起飞,受益于外包、制造业投资、能源转型等因素,印度具备经济繁荣条件,印度将在本十年结束前成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股票市场(高盛相反看法:预计,明年印度股市表现将相对不佳,亚洲股市龙头地位将从印度和东南亚转移到到中、韩等市场)
12/8.中人力成本狂漲 日服裝公司生產線移至東南亞(Adastria集團、青山商事Aoyama Trading 和優衣庫(UNIQLO)等服裝公司供應商正在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 RCEP 成員國,以利用紡織品進口關稅減免)
12/7.東協進逼中國 躍亞洲次製造中心
12/2.印度经济规模即将超过英国 但灾难就在不远处?(2022年印度具里程碑:2022年人口增长趋势看,印度大概率在2023年成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从2022年经济增长趋势看,印度大概在2023年经济总量超过英国,成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届时亚洲将在前五中占据3席:中、日、印度)
12/2.鴻海鄭州廠事件衝擊!外資:鴻海明年訂單被立訊分食
11/30.印度塔塔集團正在與緯創進行談判,以400-500百億盧比新台幣150-188億元價格購買其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製造工廠。仍談判中.
11/30.聚隆:通膨致營收衰退 庫存調整至明年Q1
11/30.泰國央行30日升息1碼至1.25%,為泰國第3度升息,不過鑑於通膨稍微放緩,預期未來將放慢升息步調。泰國央行認為,2023年通膨率將從原本2.6%上升至3%,不過預期核心通膨率將放緩至2.5%,到2024年可進一步降至2%,與此同時,泰國央行還將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略微調至3.2%,對明年成長預期則調至3.7%。
11/29.時隔30年!泰國明年起恢復股票交易稅
11/27.中國今年前10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年減3%,較前9月的年減2.3%進一步下滑,國有企業利潤成長1.1%,其他全萎縮,其中,外商與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利潤總額增速-7.6%、股份制企業-2.1%,私營企業-8.1%,利潤縮減程度最慘重。
11/27.「去中」海嘯來襲,印度用力啃食中國蛋糕(印度以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之姿,迎來千載難逢機會,成取代中國霸權受益者;摩根士丹利預計 ,印度明年GDP成長6.1%,2027年將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美智庫亦稱,很多國家都想從去中化浪潮中,分一杯羹 ,印度被視可靠民主供應鏈之一)
11/25.日防衛省智庫報告:中國對台認知作戰 協助親中派候選人
11/25.路透:越南政府:三星已是越南最大單一外國投資者,集團在越南共6工廠、1銷售公司和1研發中心,且將提高對越南投資額,從180億美元增至200億美元,以鞏固越南作為三星主要生產基地;LG集團也將在該國投資40億美元,提高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產能,目前LG已在越南投資約53億美元,主要生產家電、相機和汽車零件等產品;同時,越南宣布:韓越關係將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代表雙方關係更加緊密,迄今越南僅與中,俄及印度建立這種關係。
11/24.馬來西亞反對派領袖安華成為首相(從準首相變階下囚再復出,安華寫下一頁政治傳奇)
11/22.清零防疫折騰 在上海台灣人急售房產 (上海市歷經封城後,部分台灣人、境外客戶著急拋售房產,甚至願意降價求售,只求快速脫手)
11/21.需求持續疲軟 韓國恐連續8個月貿易逆差
11/18.越南景氣差訂單降 62萬名勞工受影響
11/14.光寶科越南海防二期廠啟用 打造海外智慧製造工廠
11/10.日月光馬來西亞檳城建封測新廠(4廠及5廠)動土 5年砸3億美元
(新廠房核心產品是有大量需求的銅片橋接copper clip 和影像感測器封裝產品。新廠房採用強調生態平衡、保育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綠色工法,
11/10.单日大跌5%,越南股市崩!发生什么?(升息,打房;思睿洪灏:比较过去五年中越大市走势:當中股领先调整後,两市走势相似,中市领先越市約三个月,以史为鉴,越股可能进一步下挫;背後相关性:越南一向被视为中国年轻接棒者,广受投资者追捧;极有可能由于全球增长放缓同受影響—也是美中成长型资产共通处)
11/6.金融监管风暴持续!越南总理誓言严厉打击金融违规行为,严厉处理违规和不当行为,不仅是为市场和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为保护投资者、银行和企业。
11/5.越南加強媒體法規 限24小時刪假消息
11/4.泰國開發商WHA:20大結束 中國供應鏈重塑加速
10/26.經濟學人:疫情成本地緣政治使蘋果與中國脫鉤 印度越南成最大受惠國
10/25.越南央行为遏制通胀风险、维稳定并保护银行体系,将政策利率上调100个基点,其中,再融资利率从5%升至6%,贴现率从3.5%升至4.5%。此外,越南当局还将根据到期期限将商业银行的越南盾存款利率上限提高50至100个基点,越南一个月内第二次加息,加息周二生效。
10/20.日圓狂貶,網家8044旗下
日跨境電商Bibian比比昂:前3季業績勝過去年全年。
10/20.越南總理范明政20日國會年度報告,預計越南今年GDP成長8%,超原預期6~6.5%,今明2年有望成東南亞成長速最快經濟體(10/19.连十天创新低!越南盾或创2008年来最长连跌纪录)
10/18.摘.打房與滙控双重暴击越南!曾高调与李嘉诚合作越南地产大亨张美兰突被捕,導致越南大型银行挤兑风波,拉崩越南股市大跌,下个暴雷是谁?(近年随越南经济加速增长,制造业不断发展,大量热钱涌入房产市,房產地价续飙升,2022年4月,胡志明市房价已创10年来史最高,越南房价几近失控,金融业隐患重重,银行坏账率反弹、资本充足率下滑,为给房产市降温,穩定金融,尤其新皇明房產詐騙事件後,越南政府大力整顿,开始收紧信贷政策,掀起一场金融反腐风暴,加大力度整顿房产市,全面审查债券发行企业,地产大亨相继被捕,张美兰也被捕。2022年5月,越南央行胡志明市分行要求各信贷机构须严管房贷审批;8月,越南副总理黎文成:加强对房企债券销售监管,以避投机和价格操纵;9月,越南央行副行长陶明秀:央行将加强特别在房貸项目審查;在此背景下,包括张美兰在内多位越南地产大佬入狱;越南女首富華人张美兰,越南第四代华人,祖籍广东省汕头,万盛发集团创始人,该集团未上市业务覆盖房地产、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是越南最大私营房产企业;警方称其相关公司涉嫌非法发行债券,筹集数万亿越南盾)
10/11.食品價飆升,印度的零售業通膨9月加速至7.3%,為5個月來高位,連第9個月遠高於印度儲銀上限容忍度。
10/10.2015年迄今年8月來,中國公民佔外國人購買南韓公寓60%以上(
中國公民購買南韓公寓交易數達18465筆,占外國人購買公寓交易總數29792筆62%;美國人佔外國購買量19.6%)。
10/6.取代中國?李嘉誠重押越南布局新加坡:2013年提前退出中國轉英國,今年來加速拋售英資產含公用事業,發電廠,大樓,港口等,近也出脫香港資產,轉向東南亞,尤其越南,聯合日商歐力ORIX與越南萬盛發集團VTP 共同進軍越南基建與房地產市場,旗下長實已將胡志明市定位為金融和技術戰略中心,計畫引進包括住宅、辦公室、商業中心、娛樂等業務在內高端房地產項目。李嘉誠友人周凱旋執掌的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正計畫在新加坡新設辦事處,目前已從香港派駐人員至新加坡駐守。
10/4.印度迎第3家iPhone代工廠 和碩新廠開設
10/4.韩9月制造业PMI从8月47.6降至47.3,2020年7月来新低。
10/4.南韓國防部:去年中國軍機襲擾防空識別區70多架次
10/3.印度政府去年宣布1項大規模的基建計「Gati Shakti」,豪砸100兆盧比(1.2兆美元,約新台幣37兆)在中國反覆封城下,試圖取代中國成世界工廠。
10/2.受不了能源飆漲 韓財政部:10月起電費調漲(家庭和商業用途分別上漲 15.9% 和 16.4%。韓國電力公司表示,從 10 月 1 日起,費率將每千瓦時總共增 7.4 韓元)
10/1.脫中海嘯逼近?2030年全球科技對中國依賴砍40%
10/1.MSCI印度指Q3漲幅明顯優於MSCI中指(另印度權值大增超越台股):中國因清零、產業監管打壓,及與西方國緊繃,中股市自2021年2月初來迄今20個月,市值蒸發5.1兆美元,MSCI中指9/30收於2016 年 7月來最低,Q3續暴跌,被稱下個中國的對手印度股市大增打敗:Q3:MSCI印度指大漲10%,創2000年3月來最大漲幅, MSCI中指慘跌23%,落差達33百分點,創2000年3月來最大差距;
今年初來,法人紛增配印度股減配中股,如Mark Mobius「新興市場教父」,就給印度比中更高權重。
10/1.韓連6個月貿易逆差,貿易差額達37.7億美元(因美歐和中的經濟放緩抑制對韓商品需求,韓9月份海外出貨量增2.8%,低於分析師預測2.9%, 2020年10月來最慢增長;出口增速近2年來最慢,而強勁進口增長擴大貿易逆差)
9/30.韓晶片8月份產量下降1.7% 4年以來首降
9/29.越南Q3經濟亮眼 低基期下GDP年增逾13%
9/28.我出口至新南向國家上半年總額年增28.5% 創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國與新南向國家貿易:總額909億美元,年增32.7%,其中我國出口至新南向國家金額500億美元,年增28.5%,居歷年同期之冠;我國自新南向國家進口金額409億美元,年增38.2%,貿易順差達90.9億美元。我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金額計20.6億美元,主集中於新、澳洲及越南等地,且首度超越我對中國(含香港)投資金額18億美元。人才培育:「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2017年開辦至2022年6月,共計招收392班,註冊學生共13316人,2021學年度專班首屆畢業生超過6成留台就業,有助促進人才交流,同時達吸引優秀人才蔚為我用之政策目標。
9/26.韩国米价暴跌至近45年的最低水平,韩国政府收购总计90万吨大米以稳定米价,相当今年产量23.3%。
9/26.蘋果部份產線從中國轉移 宣布在印度生產iPhone 14,摩根大通分析師預計,蘋果將從2022年底將約5%iPhone 14生產轉移到印度,印度是僅次於中國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市場。
9/26.衰退疑慮+貿易傾中,韓資產成亞洲最大輸家,韓綜指今續重挫-3%韓納指重挫-5%,股匯雙挫(9/26.韓圜對美元失守1430關口,13年來首次; 25.南韓房價暴跌,仁川公寓近腰斬)
9/26.越南進軍半導體里程碑 FPT Software將量產晶片
9/24.不准2邊通吃?美台Chip4抗中 考驗南韓忠誠度
9/24.選邊站?南韓第2大財團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Chey Tae-won) 強調,中韓貿易量龐大,「放棄中國市場不是選項」。
9/23.iPhone 14今年5%印度製造 鴻海和碩受惠
9/23.亚太市场继续下跌!印度卢比创新低,韩股创近两年新低
9/21.日本大金工業公司計劃在2024年3月之前,建立一個製造空調的供應鏈,而不必依賴中國製造的零組件
9/20.越南成全球半導體焦點 知名大廠加強布局
9/18.Counterpoint:疫情結束後 ODM廠將加速擴張中國以外地區
9/17.Byju's全球最贵教育科技巨头,估值226亿美元印度“新东方”财务暴雷(财报:年收入小滑,亏损大增。不过CEO预计此前推迟的上市计划将于未来9至12个月内重新启动)
9/16.越南盾创新低,泰币创2006年新低!“亞币保卫战”一触即发?
9/16.韩国央行持续加息冲击下,韩国房价月跌0.3%,创2009年初13年來最大月跌幅,连续第九个月跌。
政府警告采取措施
9/16.需求不振,南韓8月DRAM出口年減24.7%(7月:-7%)
9/14.全球反中 印度將成世界工廠?
9/12.印度Vedanta L.已選印度總理莫迪家鄉古吉拉特邦Gujarat 為半導體興建項目,這是與台灣富士康200億美元合資企業擴展第一步
9/12.人口減需求降 日本2023年空屋恐破千萬戶(2018年日本共6241萬戶住宅;野村預估,到2023年,日本住宅數量將增至6546萬戶)
9/8.儒鴻營收:8月39億元年增53.8%,前8月營收292億元,年增21.6%;去年生產基地因受疫情隔離影響縮減部分產能基期較低,今年已恢復正常生產及出口,第四季在通膨、客戶消庫存等因素下,營運將持平。
9/7.減依賴並與中國打好關係,蘋果將長江存儲列iPhone 14 供應商
9/7.SK海力士砸逾3000億元 在南韓建新記憶體晶片廠
9/6.特斯拉第七大股东:韩国散户!
“要么一夜暴富,要么重返赤贫”,韩国散户疯狂炒币、也疯狂炒股。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希获财富密码韩国散户们“抱团”特斯拉股,持股总量增100多倍,价值更是超过150亿美元,总计持特斯拉股达1.6%,
9/7.印度矽谷暴雨成災 衝擊企業營運損失逾9億
9/2.印度略超越台灣,MSCI新興市指重排名洗盤(至8月底,進MSCI指數成分股與權重:印度108家,14.483% ,台84家,14.48%,中續以約三分之一權重主導;9/3.IMF預測:印度全年經濟規模將超英,僅次美、中、日德。10年前,印度在全球經濟規模排名第11,英國第5)。
9/6.中印的死亡交叉
9/6.光吃不动,韩国年轻人肠癌发病率全球第一(韩《朝鲜日报》5日报道,美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院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发布研究结果:韩20-49岁群肠癌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12.9人,在42调查国中列第一。三星首尔医院癌症医院院长李祐镛表示:“相较于日等其他亚洲国,韩年轻人对加工肉、红肉,尤其是过分熟制或焦掉食物的摄取量过大。运动量比西方年轻人少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9/2.聚陽營收:8月32.6億元,月減12.3%年增18%,史上次高,僅次上月
,前8月222.9億元,年增18.9%;因Q3本就是聚陽旺季,受惠日本接單不錯,預計接單延伸到今年Q4
9/2.中硬清零拖累台韓 彭博:全球經濟拉警報,台韓八月PMI進一步萎縮
9/2.韓國8月CPI年增5.7%7個月來首次走軟(7月份6.3%,經濟學家調查預測中值6.1%,1月來首次放緩,為3個月以來最低)
9/2.「中國製造」地位不再?蘋果等科技公司逐步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至越南 印度等國;)
9/2.韓官員:降低通膨法案是「背叛」 恐衝擊韓美關係(《降低通膨法案》條款包括,為購買北美製造電動車提供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此舉將導致現代、起亞等,在美沒設廠外國車品牌處市場不利地位)。
9/2.美日韓3國安首長夏威夷會談 半導體供應鏈也列話題
9/1.台韓日8月製造業活動進一步萎縮 彭博:全球經濟的另1大警訊;台灣8月製造業PMI由7月47.8降至47.2,連第3個月跌,創2020年7月來最低。南韓造業PMI從7月49.8降至8月47.6,連2個月收縮,並創自2020年7月來最低,產出和新訂單降幅為2020年6月來最大。日本8月製造業PMI由52.1降至51.5……
8/31.中國封控影響 近8成台商訂單、利潤雙下滑8/26.因疫情封城斷生產鍊,且因應中美衝突和台海情勢升高風險,降低對中依賴 本田擬打造「去中國化」供應鏈.(2021財年,近40%汽車在中生產,北美兩倍,本田汽車在中、日、美、加、墨、泰國等廿四國設有摩托車、汽車、發動機生產基地。根據報導評估將零組件供應,從中轉移到東南亞、印度和北美。馬自達考慮跟進
8/23.河南PK越南人口都近億,鞋服制造大迁移(BCG指2004-14这十年间,中国的制造业成本优势逐渐丧失。报告从劳动力成本、汇率和能源成本三个要素分析,指出十年间中国工人的时薪涨幅达18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提升35%,电力消耗从每千瓦时7美元上升至11美元,而天然气成本则从每百万英热单位5.8美元升到13.7美元。
越南最天然的优势是地理和交通优势,
越南第二大优势在于成本更低,但中国工人优势在于素质较高,且与管理层的交流没障碍,越南各種自貿关税优势突出,中国制造能力强;2015年,越南和中国的工人最低工资比为174美元比360美元,后者是前者的两倍;平均社保支出,越南是22%,而中国30%-50%;企业所得税,越南为22%(2016年降到20%)而中国为25%,增值税则是10%比17%)。
8/22.年增368%!韩国上半年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大增,电动公交车半数产自中国(中國出口至韓國2.76亿美元,年增79.7%。中國列进口国列第3位,规模仅次于德美。同期韩国出口至中国电动车规模仅153万美元)。
8/22.全球经济“金丝雀南韓”8月前20天出口接近停滞,日均出口额同比仅增长0.5%,半导体出口量减少7.5%。
8/19.「薩德」部署攸關國安、沒妥協空間 南韓樂天全面撤出中
8/19.高通膨+全球動盪 南韓經濟恐連3月放緩
8/11.聚陽法說利多漲停;聚陽昨表示,由於客戶下單需求改變,以4週前下單的短銷為主,恰好是聚陽最強的這一塊,也及時的彌補美國庫存過多的風險,明年運價大砍,聚陽第4季訂單沒有問題,已談到明年全年,也受惠於日系客戶訂單追加,明年日本訂單比例,將從20%調升到25%成第一大客戶。美系訂單疲弱至明年首季 聚陽:短銷訂單彌補庫存風險
8/11.工具機出口增幅下修至15% 許文憲:日幣貶值是無形殺手
8/9.日本人口数连13年下滑,
NHK9日报道,至2022年1月1日,该国人口123223561人,年减约62万人,连13年出现人口下降。同时,东京26年首出现人口数量下滑。
8/11.全球需求降溫 南韓科技產品出口現2年多首次下滑
8/3.聚陽7月財報:合營收37億,月增42%創單月新高,年增21.9%,前7月合營收190億元年增19%。聚陽表示,全年接單可到第4季,年增可望達兩位數成長,下半年預期將越來越好
7/31.湊巧!今年來台股韓股跌幅完全相同 並列亞股倒數第二(台股今年來前7月表現,恰巧與韓股一模一樣的數字,跌幅同為17.67%、連小數點後兩位都相同;不過,若與其他亞股相比,台韓仍陷谷底,表現僅優於越南股市,同為「亞股倒數第二」)
7/29.印度汽车业的野心和纠结:既要,又要,还要 (2021年逾300万辆销量,已为全球第四大汽车消费国,考虑人口基数大,人口结构年轻化、私有企业多,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买车、换车将促使这一市场急速增长。印度汽车业发展,隐隐有中国昔日影子。20世纪80年代,中国把握机遇,引外资合作办厂,用市场换技术,不但引入整套生产工艺、管理流程,还将汽车生产整套供应链带进门,最终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重要制造基地。而今,抓住电动化和智能网联颠覆传统燃油车核心技术优势,新时期重新定义汽车。“在印度制造,在印度销售,以及从印度出口”,印度政府有意效仿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路径。近年不少汽车巨头先后败走印度。过去十年累亏20亿美元后,2021年9月,福特决定停止在印度生产汽车。更早前,通用悉数转賣印度工厂。丰田在2020年表示,由于高税收,丰田将停止在印度扩展业务。近几年印度向南亚市场年均出口约65万辆,不少中资车企有意在印度建立桥头堡,进军南亚市场。2017年初,上汽集团投资32.75亿元人民币,收购并改造通用汽车在印度Halol工厂.长城汽车收购印度工厂持续了两年时间,却始终没有结果,相关核心团队接连离职。
7/26.韓國房市急凍 首爾公寓價格創26個月最大跌幅(首爾6月交易量更年減73%)
7/21.高盛:美國零售商庫存高 儒鴻聚陽有壓
7/16.南韓上半年:汽車出口額243.5億美元年增3.2%,創8年新高,共銷售107萬輛汽車年增1.5% ,其中環保汽車佔25.2萬輛年增37.7%,73億美元,年增42.7%;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量年減2%至178萬輛,銷量年減11.3%至80.76萬輛。
7/15.韓圜貶破1320大關 寫逾13年來新低
*******7/15.韓最大券商Mirae Asset Securities「大宇未來資產」砸1億美元,投資馬斯克SpaceX (2011年收購加拿大多倫多Horizons ETFs管理公司,85%股份;2018年收購美國紐約Global X ETF,今年6月1200億韓圜約9100萬美元,收購澳洲雪梨ETF Securities )
7/13.通膨日益高漲,南韓央行13日宣布升息2碼..至2.25%,符合分析師預期
韓國是台灣綠營側翼?
7/11.台灣是亞洲最快樂國家 韓分析:轉捩點是政黨輪替
7/1.南韓6月出口成長近19個月最慢 加劇全球衰退擔憂(6月出口年增5.4%至577.3億美元,出現2020年11月以來最低漲幅。因能源價飆升,提高進口成本,進口猛增19.4%至602億美元,致貿易逆差24.7億美元,今年1月來最大)。
*****6/21.印度的野心
6/8.越南收割中國 成下一個世界工廠
5/24.股市大涨到大跌!越南经济金融概况
5/22.去中國化!蘋果要代工廠增加印度、東南亞生產(5/22.越南總理會晤庫克 搶蘋果供應鏈)
4/越南復活 出口訂單接不完 中國超眼紅
越南印度
22-1/8.寶成越南廠萬人大罷工 不滿公司砍年終示威癱瘓交通
+++++++++++++++++++++++++
越南印度21
出中潮轉越南印度,手機鞋成衣(疫情受害寶成制鞋成衣等)韓三星
12/29.制造业开始复苏 越南四季度经济增速5.2% 远超预期,越南12月出口月增24.8%,进口月增14.6%
12/27.傳富士康清奈廠關閉再延3天 30日復工
12/20.缺工加劇、空運價高 越南成衣廠暫停接單
11/5.認越南停工已反應 花旗喊買儒鴻777元
10/23.越南承認台灣小黃卡疫苗護照(72國之一) 以恢復經濟
10/12.越南疫情停工衝擊 寶成、豐泰9月合併營收重挫
10/11.疫情肆虐,上百万越南工人逃离工厂,全球产业链再遭重创
10/7.胡志明市解封爆返鄉潮 恐引發缺工問題
10/5.傳三星將投資越南逾200億 增加FC-BGA產能
10/2.中國限電恐衝擊越南 成衣製鞋原物料將上漲
9/30.封了4個月! 越南胡志明市重新開放商業、社交活動
9/30.越南Q3 GDP 衰退6.17% 經濟衰退21年來首見
9/17.大摩:Delta疫情難解 越南製鞋、成衣復工步履蹣跚
9/16.外資報告》豐泰越南廠延長停擺 大和資本喊持有
9/13.塔塔之子舉債1485億 轉型電商、半導體、5G
9/2.東南亞因疫情停工 恐引全球供應鏈危機
8/23.胡志明市今起禁足 台幹搶購物資、等打AZ疫苗
8/20.寶成,豐泰越南廠停工 七月中起延長至8月底(寶成位於胡志明市寶元鞋廠停工,... 由印尼,中,柬,緬等其他廠區支援;豐泰廠停工,從七月再延至8月底,Q3營運恐跌3成)
8/18.Mdj.疫情+工程師缺!蘋果、谷歌撤中轉越南計畫被迫停擺
8/15.越南疫情嚴峻 寶成越南寶元鞋廠停工延長至8/22
8/15.寶成Q2財報:業內外獲利同步彈,稅後淨利36.9億元,eps 1.25元;上半年財報:營收1357.9億元年增10.5%:鞋類製造年增59億元,增幅8.1%,銷售年增69.8億元年增14%;業外,上半年依權益法認列投資收益81.97億元,年增40.3億元,以寶成持股20%潤成轉投資之南山人壽認列轉收益達72.43億元,年增33.28億元;稅後淨利99.7億元,eps 3.38元(去年0.22),年增14倍...
8/14.疫情嚴峻,豐泰旗下越南廠停工時間再延長至8月底
8/9.財新.越南供應鏈大亂!adidas 警告下半年營收損 5 億歐元
8/9.越南疫情創新高!日增近萬確診 疫苗覆蓋率僅約8%
8/5.越南超車孟加拉 成世界第2大成衣出口國
7/31.配合越南防疫 寶成旗下寶元鞋廠延長停工至8/9
7/20.越南疫情使寶成等代工廠停擺 Nike球鞋面臨斷貨危機
7/19.越南疫情爆發 台商掀停工潮寶成 豐泰 儒鴻 志強-KY復盛應用 明安等
6/25.越南台資寶元鞋廠配合疫調 3546人暫時停工7天
4/12.寶成首季合併營收708.93億元 年增19.2% 寶成持股51.11%裕元3月自結營收年增29.7%;前3月自結營收為美金24.9億元,年增26.6%。裕元通路寶勝國際,3月自結營收為人民幣23.54億元 ,年增55%;前3月營收為人民幣73.07億元年增47.8%。
3/31.越南啓動搶糧大戰與封城電子供應鏈營收供應先修以後控制疫情再噴?台股有那些越概股?電子 鞋子 紡織?
3/31.鉅.河內 胡志明恐封城 電子業蒙陰影
3/27.自.越南開始大囤糧!擬在6月中前儲備19萬噸米
3/27.自.越南緊臨中國病例不多,超強防疫
3/21.自.越南政府:所有入境者強制集中隔離14天,海陸空全面封鎖
3/20.wsc.国际奥委会等五方正式宣布:东京奥运会将不接待国外观众
3/10.央.防疫封鎖重創Adidas門市銷售 去年獲利大跌78%
美國大廠,台灣手機供應鏈ㄧ起出走越南?疫情可能催生中國之外的新亞洲供應鏈
3/3.自.無法戒斷中國 電子五哥拚跨國製造
3/10.自.臻鼎以換股取得100%先豐股權 溢價率約4-8%
2/26.自.Google、微軟傳加速撤出中國 越南製造Pixel、Surface
2/18.自.和碩斥資1.5億美元前進越南 美系外資預估最快2021年量產
2/18.自.武漢肺炎》三星手機生產轉至越南 正坐收撤出中國好處
2/15.自.專家:疫情可能催生中國之外的新亞洲供應鏈
1/18.自.堅持要辦!日本:東京奧運場地與日期已定
1/13.裕元續大漲5%
1/12.寶成大跌,外資淨買超,子公司裕元漲
1/12.自.奧運》流言四起!國際奧會再出面澄清 與日本如期舉辦東奧
1/11.寶寶大利空,看能打多低,.;1/11.小報,還有待確認
1/11.et.日媒八卦小報《週刊實話》驚爆:東奧18日宣布取消!擬再申辦2032年奧運
1/11.自.奧運》不妙!日本民調逾8成受訪者 認為東奧應中止或再延期
21-1/11.央.製鞋廠營收去年疫情不利,但寶成近期月增趨勢已連4月
寶成營收:12月:235億年減9.2% ;全年2499.7億年減20%.其持股51.11%裕元營收:12月8億美元(約台幣234.6億元)年減5.7%,寶成表示疫情不利製鞋,但近已連4月呈月增趨勢;全年裕元營收84.5億美元(約台幣2381億元)年減16.4%;裕元通路子公司寶勝營收:12月人幣25.14億(約台幣109億)年增4%;全年256億人幣(約台幣1113億)年減5.8%。
豐泰營收:12月62.6億元年減1.5%, 產量月增7.4%年增0.8%,銷售量月增19.3%,年增0.6%;全年:生產量1.12億雙年減8.7%;銷售量近1.1億雙,年減10.2%
++++++++++++++
20-12/9.JL 投資投機 學校期中考:
3 N是啥?我們有個3N股 封閉社團在那裏?
美歐股在公司裁員與重組時,股價都上噴ㄧ段,重啟ㄧ段上漲波,我稱3N 股中的第三種(新品與新技術,新市場,新重組新團隊New products/new technology, New markets, New management teams)
12/9.鏡.【寶成高層出走潮】寶成蔡佩君鐵腕求生 大砍4萬員工
2/18.自.和碩斥資1.5億美元前進越南 美系外資預估最快2021年量產
+++++++++++++++++
2019-12/18.自.台灣經貿再大突破! 台越投保新協議簽署
10/7.自.東奧概念股:面板 5G族群 乘著奧運風奔進市場
+++++++++++++++
2014--
5/4.台商OEM廠-低估汙染與勞動成本,輝煌轉黯淡的開始?(1)豐泰等低估汙染,結構性增加成本...
1)豐泰跟寶成一樣,原來長期配現金股息穩定,是台灣法人或長線人,喜歡持有領息的股票;
Nke/愛迪達/銳豹等動鞋大廠,自己不生產,就是不要這些會弄髒雙手的東西:
生產後留下的暫時藏起來不會有成本的汙染爛攤子,
(核四等核廢料現在先藏起來,不計處理成本,享受假的低成本電價,把處理成本與爛攤子留給下一代去負擔....)等政經環境變遷,長時間無法分解的龐大暫時掩埋廢棄物都會掀出來,....
2)5/4.雅東摘.豐泰(NIKE代工,廠遍及中國
越南和印尼等國),涉嫌雲林虎尾溪河川地,非法掩埋塑膠鞋墊,人工皮革等廢棄物,鞋墊切割完的廢料隨意亂丟在河床,面積廣達六公頃。..檢調更挖出帶刺鼻
味有機溶劑污泥,業者坦承掩埋數量六千公噸,但辯稱是20年前合法掩埋,檢調懷疑數量不只如此,加掩埋地歷經多次颱風,環保局估計至少數百噸廢棄物被雨水
沖刷流入溪流污染土壤。
(JLP:20年前埋,後來不再埋?因為遷廠到中 越 印尼等,轉汙染那些國家,他們國民現在還不會吵???)
5/4.台商OEM廠-低估汙染與勞動成本,輝煌轉黯淡的開始?(2)寶成等台商長期低提社保等基金,低估勞工成本,將結構性增加成本-
1)Nke/愛迪達/銳豹等動鞋大廠,自己不生產,除了不要這些:生產後長期汙染爛攤子,也不想處理像寶成一樣在中國的台商OEM廠,一直以來潛規則低提列,但後患無窮的低估勞工成本....2)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政策:
4/23.商週摘.清算台商!全球最大鞋廠寶成罷工內幕寶成在中國企業裕元,像其他大部分台商 外企、陸商自己,十五年來未足額提撥社保金、住房公積金,官方沒異議年審過關,表示,官方認為這樣「合法」。
3).新上台習政府新作法掃到台商:4/23.商週摘:直接推翻過去地方政府同意,投保金額逐年提高的決議。 4月16日,中央人力資源及社保部定調,裕元要「依法辦理」,就是說,員工投保金額拉到每個月領取的薪資金額,一次到位。此外,社保、住房公積金也都要提撥足額。在各方壓力下,寶成決定5月1日起,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提撥將採全薪(含加班費、獎金等)足額提撥,並往前追溯15年,只要員工願意提撥到幾年前,公司就相對提撥到幾年前。且此制度適用裕元全中國廠區。
增提社保金與住房公積金,這兩項每年新增支出共約新台幣14.7億元,會計師估算最多情況,恐將提撥新台幣超過60億元! 4)如果全面實施,台商OEM廠,過去低估的勞力成本,將結構性增加,毛利將結構性降低...
4/23.商週摘.寶成全面屈服退讓,中小企業如果比照寶成條款辦理,一定是非死即重傷。寶成的內部幹部也判斷,依照當時富士康跳樓事件之後,全國大調薪,五年薪資漲一倍的政策出台,應該不到一年時間會在全中國遍地開花,比照寶成實施新的社保、住房公積金法令
5)中概股台商OEM廠,要注意:過去低估的勞力成本,(像未來汙染成本)將結構性增加,毛利將結構性降低....;
6)台商將怎應對?相信大部分為內需市場的考量,只能增加成本,中小企業會有撐不住的,有些再掀出走潮;有些劣等企業,會像台灣的華隆廠,遷廠越南或印尼,一走了之,製造中國版的華隆案,也來孕育未來的新世代中國陳為廷?!
5/17.白嘉莉的呼籲,台商在東南亞在中國要做到,在台灣也一樣!!! et. 越南反中暴動,讓人憶起16年前印尼排華暴動慘況。1998年5月13至16日印尼雅加達、棉蘭、巨港和泗水等城市,出現暴徒發動系列對華裔社群的屠殺,印尼華人共1250人死亡,數萬受虐待,人權組織估計,遭性侵華裔婦女千人以上。
現住印尼台灣藝人白嘉莉呼籲,華人海外落腳生根,除平常出入不要炫富外,更要懂得敦親睦鄰,幫助當地弱勢民眾。只有先對當地人好,對方才會有善意的回應和互動,大家才能和平共處,避免憾事重演。
5/17..教育員工「台灣與中國不同」 金屯五金無損害 - 5/17.--「有錢的優越與歧視」台商指愛以中資自居釀禍
5/4.台商OEM廠如豐泰寶成等低估汙染與勞動成本,(4):台灣產經政策選搬廠到中國,低估汙染與勞動成本,拖延產業升級20年,....現在面臨結構調整,該檢討:台灣過去十年的LKK恐龍經濟發展思-愚蠢的台灣人與中國人,要重思老舊經濟發展策略,以壓榨年轻人勞動力,以犧牲後代子孫環境的低成本製造品輸美,永遠傷害好山好水與後代承擔核災風險,換回美國輸出泡沫,再掠奪下世代財富,犧牲年轻人與後代子孫,失去一整代年輕人,.....http://jlprudentpec.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2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