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台車鍊Am鴻能源車,汽機車市

台汽車能源車鴻海,電池能源,車概供應鍊如貿聯 22~23
+++++++++++++++++
5/14.機車大廠三陽(2206)第1季營收168億元,年增9.67%,本業營業利益達16.98億元,年增4.6%,稅後淨利為13.85億元,年增2.44%,每股盈餘1.75元,較去年同期1.71元增加0.04元。 5/13.車商龍頭和泰第一季0財報:營收720.65億元年增6.06%稅後淨利58.85億,年增16.2%,eps10.56元,年增1.47元,並創同期史新高。 和泰汽車表示,第一季獲利創新高,主要是本業代理TOYOTA和LEXUS雙品牌車款銷量持續暢旺,轉投資的國瑞汽車受惠於Yaris Cross和TownAce熱銷,獲利也成長 5/13.汽車零組件廠東陽(1319) 自結4月稅前淨利為5.4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2%,創同期新高,也創淡季單月獲利新高紀錄。前4月自結稅前淨利為20.45億元,為去年同期的2.2倍,稅前每股盈餘也達3.38元。 5/6.信錦1582(軸承)首季財報:毛利率29.2%,在傳統淡季之際逆勢創史新高,eps約1.73元,表現顯著優於去年同期的0.30元,優於市場預期,信錦毛利率在軸承同業中有望名列冠軍,本益比在同業中偏低,今股價強漲攻上百元大關,一度漲停。 4/20.經部補助鴻華先進與鴻海精密1.4億元 研發800V電驅動系統 4/11.東陽3月稅前淨利5.9億元年增79%,創單月新高。前3月稅前淨利14.98億元,去年同期2.4倍,創下單季新高,稅前每股盈餘2.48元。法說會中提到,今年預計開模費用 21 億元,再加擴廠和增添設備,全年資本支出上看42億元,較過往平均資本支出多出 1 倍左右。為因應北美 AM 市場需求擴大,東陽預計,今年塑膠布品和鈑金部品都會擴增生產線,全年資本支出將達 42 億元,包括廠房設備 11 億元、購買土地 10 億元,以及開模 21 億元,較過往平均一年資本支出 20 億元大增約 1 倍,同時,台南廠新增倉庫也在規劃中。 4/10.和泰汽車3月營收244億元,年微減6.8%;前3月營收693億元年增4.54%,創同期史新高 鴻海造車後續? 4/6.鴻海MIH電動車開放聯盟,三年造三車計劃宣告終止?(三人座,六人座、九人座概念車) 繼掌門人之一:前技術長魏國章於2022年離開聯盟後,執行長鄭顯聰低調離職,將由鴻海策略長關潤接任;影響鴻海未來股價與事業發展?鄭顯聰將前往掌管為客戶提供電動車解決方案的新創M Mobility。 3/8.東陽去年每股賺5.1元配息4元 雙創史新高(配息率逾78%,現金殖利率約4.15%;受惠於AM售後市場暢旺,去年營收達238.59億元,創6年新高;稅後淨利達30億元) 1/2.2023年全台新車掛牌量47萬6987輛 創18年新高 ++++++++ 12/4.新能源車需求提升 車用機殼廠華孚6235:11月營收5億元月減5.9%,年增25.7%,前11月營收52.6億元,年增 41.3%。受惠新能源車市場持續成長,新舊客戶需求皆提升,華孚除續開拓佔營收比大宗歐美客戶外,明年並將強化亞洲市場。 電動車市場成長快速,其中智慧座艙機構件追求輕量化、大尺寸、科技感等,華孚車載產品在全球市場中僅佔約10%至15%,會續拓展市佔率,也看好大尺寸機構件因技術門檻高,對獲利能力有正向提升效用;此外,鋁鎂合金生產技術難度也高,但鋁鎂合金能有效提升輕量化效果,符合電動車規格發展方向 11/10.美車險擴大碰撞零件可全美使用 東陽10月營收報喜(10月營收21.3億元,年成長19%,創史同期單月次高;前10月營收194.3億元、年增9%,創下6年新高) 11/7.東陽10月營收21.3億元,月微減1.4% ,年成長18.5%,同期次高,前10月營收194億元,年成長9.4%,6年來同期高點。主要受惠北美售後維修市場(AM)需求強勁。 10/24.鴻海與裕隆合資成立鴻華先進2258目標11月於創新板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維中立評級,目標價新台幣115元。預定11月1日至6日圈購,11月20日掛牌,每股預定價格50元。 鴻華先進近3年來推出多款原型車,電動巴士MODEL T去年6月量產,SUV車型MODEL C本月通過認證掛牌,預計本季量產、明年1月大量交車,另外Model B預計2024年第4季上市; 鴻華先進目標是在美國俄亥俄州推動營運本地化BOL模式,在泰國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子公司Arun Plus建立合資企業Horizon Plus,並在當地建造電動車工廠,2024年完成交車,另外在印尼與Indika能源(Indika Energy)建立合作關係,在當地建造電動巴士工廠。 鴻華先進2023上半年營收2.96億元,追平2022全年,同期間稅後淨損8.96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稅後淨損13.57億元一半。不過,上半年稅後虧損8.95億元、較去年同期虧3.96億元倍增,每股虧0.56元… 10/24.信邦3023:Q3財報:營收82億元季減5.9%年增1%,毛利率25.7% ,季減0.01bp,年增0.39bp,營業利益9.9億元,季增83.3%年增10.7%,稅後淨利8.8億元,季減3.7%,年增4%,eps3.66元,季減4.2%,年減1.94%,單季稅後淨利、eps皆為歷年同期高點。前3季財報:營收253.99億元年增12.5%,稅後淨利26.8億元,年增17.6%,eps11.21元、年增15.3%,創史同期新高;法人指出,觀察信邦2022年每股盈餘12.22元、創歷年新高,今年佳績續創在望 10/6.東陽1319:受惠二手車市暢旺、售後維修市場AM業務推升等, 營收9月21.6億元,年增13.5%,第3季61.5億元,月季均為歷年同期新高,表現淡季不淡;前9月173億元年增8%,也創5年來同期最高。 11/2.信邦3023(連接器):9月營收28億元,月增1.7%年增0.5%;Q3業績82.6億元季減5.7%年增1.02%,創歷年同期新高;前3季營收255億元,年增12.79%,同創史新高。 信邦:9月汽車業績月增13%,綠能營收月增13.8%,通訊及電子週邊營業額月增3.37%,前3季:醫療及健康照護產業的銷售表現年減1.9%、汽車年增29.3%、綠能年增38.6%、工業應用產業年增11.1%、通訊及電子周邊產業年減15.2%. 10/2.華孚6235(車用機殼廠)9月營收5億元月增1.7%年增35.3%,再創單月新高;前9月營收42.3億元,年增43.6%。下半年是華孚傳統旺季,華孚日前估9月需求符合預期,車用大尺寸部件需求持續。而隨著新能源車、鋁鎂合金需求穩定提升,營運可望持續穩定向上。華孚車用營收比重已達8成至9成,今年月營收持續走高,產能也持續擴充,除馬鞍山廠、含山廠外,明年第3季預計有當塗廠完工。華孚總經理甘錦添也曾指出,電動車追求輕量化、但機構件越來越大,整體趨勢對華孚有益,佔華孚營收大宗的鋁鎂合金產品具技術門檻,是華孚競爭力所在近期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發動罷工,但法人預估,此狀況對特斯拉影響性較小,利於特斯拉供應鏈,特斯拉並發持續展一體化壓鑄技術,也對華孚營運發展有益。車用需求發酵、加上AI伺服器題材帶動機殼族群上攻 10/2.台灣新車前3季掛牌量34.9萬輛 近18年同期新高,年增12.2%。 全台新車掛牌量:9月3.7萬輛,月增5%,年增4%,前9月34.97萬輛,年增12%,近18年來同期新高; 其中,進口車9月1.73萬輛年增7%,市佔46.7%,前9月16.73萬輛,年增24%,市佔率47.8%。 豪華進口車9月8688輛年增13.%,前9月8.58萬輛年增25.6%。 和泰2207車代理TOYOTA與LEXUS品牌,9月1.07萬輛年減11.4%,市佔率28.9%;前9月11.57萬輛,年增8.8%市佔率33%。 中華2204汽旗下三菱、CMC、MG,9月4340輛,年增18%,前9月掛3.6萬6輛年增14.5%市佔率10.3%。 裕日車2227代理日產和INFINITI,9月2327輛年增44.5%,前9月1.7萬輛年減6%,市佔率4.9%。 三陽2206代理現代今年9月1958輛,年增13.9%,前9月1.7萬輛年增53%。 9/26.中華汽車大改款的ZINGER 1.5T商旅車今搶先曝光,並開始預接單,汰舊換新入手價每輛只要67.9萬元起 9/6.鴻海金主變債主,Lordstown 撂狠話:絕不付鴻海買的特別股一毛錢 9/4.TOWN ACE廂型車供不應求 和泰汽車啟動擴產計劃 8/11.看好電動車製造外包,外資喊鴻海目標價 151 元、維持「買進」評等 8/4.獲鴻海加碼投資 耐能將發表KneronGPT;AI晶片新創耐能智慧(Kneron)獲鴻海加碼投資,其表示,近期將發表世界第一顆可離線運作GPT模型的晶片,盼推進智慧駕駛與影像、語音相關的應用。 7/25.鴻海為強化乘用車底盤系統,昨宣布攜手德國ZF集團(ZF Friedrichshafen AG)建立新合作夥伴關係,將收購ZF集團旗下子公司Chassis Modules GmbH的50%股權,加速並擴大雙方頂級汽車客戶以及相關供應鏈商機。鴻海強調,此交易案約5億歐元,以不超過6000萬歐元(約20億台幣)取得合資標的特別股股權,但目前尚未敲定實際金額,將在獲得相關監管部門批准後,預計6到9個月內交割;市占率26%排名第一,前3大客戶為Mercedes、BMW及Stellantis,預計今年營收將超過40億歐元 7/20.鴻海合作夥伴--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Lordstown Motors宣告破產 7/8.印度金屬石油企業集團Vedanta Ltd今天指出,將從其控股公司接管與台灣鴻海集團合資事業的所有權,這個合資事業是為製造半導體而設。 7/4.全台新車掛牌量:6月4.238萬輛年增30%,進口車2.24萬輛年增54.8%,市占52.9%,超越國產車;前6月23.49萬輛年增15.6%,並創18年來同期新高,其中進口車11.3萬輛,年增29%,市占48.1%。 和泰汽車代理TOYOTA與LEXUS品牌合計掛牌量:6月1.24萬輛年增21%市占跌至29.2%,主因國瑞汽車6月延端午連休,生產天數減,影響到TOYOTA國產車生產供應量;前6月7.68萬輛年增9.1%市占32.7%。 中華汽車旗下Mitsubishi、CMC、MG合計掛牌量:6月達4486輛年增31.3%市占10.6%;前6月:2.35萬輛年增16%。 裕日車代理Nissan、infiniti合計掛牌量:6月1733輛年增6.3%;前6月1.146萬輛年減5.8%,市占率4.9%。 三陽代理現代汽車掛牌量:6月:2083輛年增123.5%;前6月1萬1334輛,年增68%,市占率達4.8%。 台灣本田Honda掛牌量前6月達1.418萬輛年增6%市占率6%;福特Ford掛牌量前6月達1.2萬輛年減1.8%市占率5.1%。 豪華進口車掛牌量:6月1.19萬輛年增55.8%,前6月6萬輛年增30.5%市占率達25.6%。其中第一名LEXUS前6月1.7萬輛年增71.8%,豪華進口車市占28.2%;M. BENZ前6月1.33萬輛年增14.2%市占22.1%;BMW前6月9692輛年增8.9%市占16%。 前6月掛牌量:TESLA、VOLVO、PORSCHE、AUDI分別為7294輛、4012輛、3319輛和2297輛,年增60.2%、10.5%、14.3%、9.1%; 車商預期,下半年車市將續暢旺,全年掛牌量上看46萬輛。 6/30.鴻海於泰國,攜手泰國PTT集團合資設立HORIZON PLUS電動車工廠,集團今天宣布增資12.84億元,該廠維持預計今年底完工,明年首季設備陸續進駐並試產,明年5月正式量產的時程不變。鴻海目前為止已對HORIZON PLUS電動車工廠投入約50.39億元,持股比例約40%,持續展開長期投資、打造電動車生產線,初期目標年產5萬輛,最終2030年產量將提高至15萬輛,預計今年底可望完工,明年5月展開量產。 6/29.財政部表示,使用牌照稅呈穩定上升,2022年680億元為史新高年增1.54%;以燃油車900萬輛最多、較2017底增加10.3%,其中自用小客車688萬輛、占燃油車總數7成6;而電動車受惠於電池、馬達等車輛零組件的關鍵技術有所突破、淨零碳排政策等因素,2022年底為3.6萬輛,較2017年底增21倍,其中自用小客車2.8萬輛,5年增加35倍。 6/20.鴻海與Stellantis今共同宣佈,雙方成立合資SiliconAuto,各自持股50%,預計自2026年起,將提供一系列最先進車用半導體的設計與銷售服務,給予包含Stellantis在內的車用產業客戶。 6/15.接單暢旺 三陽上調HYUNDAI汽車年銷量至1.85萬輛 6/13.鴻海大半導體計畫爆,如真要被三星電告,吃不完兜著走,像聯電與長江儲存挖美光高層偷機密一樣 6/13.三星前高層竊密與富士康建半導體廠?鴻海無回應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31868 6/12.資金告急、金主鴻海拒伸援,Lordstown 打算提告 https://technews.tw/2023/06/12/ev-maker-lordstown-plans-to-sue-foxconn-over-funding-dispute/ 6/10.鴻海代工的 Fisker Pear宣佈量產延到2025年,且價格不降反漲,約起售價將從2.99萬美元提高到3.5萬美元「不學特斯拉」 6/3.車載機殼廠華孚(6235)5月營收4.72億元月減3.51%年增52.3%。前5月營收初估22.94億年增52.8%再創同期新高。今年新能源車市場持續成長,各大品牌持續推出新車、需求暢旺,利於華孚未來營運,今年已有2家歐系廠洽談中。去年全球賣出約8100萬輛車、電動車就佔1000多萬輛,而今年第1季全球電動車銷售230萬台年增約3成,華孚業績墊高、續擴產備戰。 6/1.缺車緩解,進口車到港量大增,帶動5月全台新車掛牌量達4萬2478輛年增37%,創18年來同期新高;前5月全台新車掛牌量達19.25萬輛年增12.9%。和泰代理TOYOTA和LEXUS兩品牌5月掛牌量達1.3萬輛年增30%;前5月掛牌達6.44萬輛年增7%,市占33.5%;中華汽車:MITSUBISHI、CMC、MG品牌5月合計掛牌量4351輛年增34%;前5月掛牌量達1.9萬輛年增13.1%,市占率9.9%。 三陽代理HYUNDAI汽車5月掛牌量達2043輛年增67.3%;前5月掛牌量達9251輛,年增59.4%,市占4.8%,擠進第7名。 裕日車旗下NISSAN和INFINITI品牌5月掛牌量1933輛年增21.4%;前5月掛牌量達9726輛,年減7.7%,市占率5.1%。 5月進口車掛牌量更大增至2.1萬輛年增49%,市占49.5%新高,等於5月掛牌新車,每2輛就有1輛是進口車。 前5月進口車掛牌量9萬輛年增23.8%市占率達47%。其中豪華進口車前5月掛牌量達4.83萬輛年增25.5%。 前5月掛牌量:LEXUS 13943輛年增60.6%;M.BENZ 1萬0931輛年增9.3%, BMW達7608輛年增13.5%;特斯拉4998輛年增26.4%;VOLVO:3462輛,年增19.7%。 5/24.納智捷LUXGEN n⁷電動車上市進度,裕隆表示,目前皆按照鴻華先進進度推進中,預售接單2.5萬輛,年產能規劃可達5.5萬輛,足以對應接單狀況,將按規劃於年底投產。 5/19.華孚6235(車載機殼廠,股價波動劇烈,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布)4月自結:營收4.9億元年增83%,稅後淨利8600萬元、年增456.9%,eps0.45元年增421%。Q1:稅後淨利2億元季增54%年增達121.6%,每股盈餘eps1.04元,季增44%、年增100%,創11季來新高。前4月稅後淨利2.86億元,前4月eps1.49元(去年前3季1.11元)。 5/17.三陽2206(機車大廠)Q1財報:營收153.6億元年增37.6%,稅後淨利13.5億元,年增約37%,eps 1.71元,年增0.45元,獲利單季第3高;法人預估Q2可望維Q1營運表現,Q3進入機車銷售旺季,全年營運表現樂觀;今年機車內銷可望坐穩市占第一40%市佔,代理現代汽車若非缺車,銷量可望更好,資產活化也因房產增值受惠,法人預估,三陽今年營收和獲利可望再攀高點;受機車、汽車、資產活化「金三腳」佈局效益浮現激勵,三陽本週股價再走強,今股價近66.8元漲停板收66.3元漲9.05%,股價近26年高點,外資和自營商大買2363張和1012張,可望挑戰1997年7月72元歷史高價。 三陽今年機車內銷可望超越去年,達25-28萬輛,40%市占率。轉投資越南機車廠經多年虧損,今年單月已開始小賺,越南廠生產機車將先攻東協等外銷市場,穩定獲利後,再回攻越南內銷市場,預估今年外銷市場可望成長至40~50萬輛。 轉投資南陽實業代理HYUNDAI現代汽車去年掛牌量1.54萬輛,預估今年銷量達1.73萬輛,年營收將達166億元,創史新高。去年出售新竹安駕中心1.5萬餘坪土地建物,處分利益10.85億元,eps貢獻將達1.1元,可望於今年上半年入帳。 5/16.立凱-KY5227(磷酸鐵鋰授權廠商)續推進智財授權事業,包含與歐洲鋰電池大廠FREYR、以色列化工公司ICL簽約,立凱電董事長張聖時表示,授權是雙贏的模式,目前授權客戶在歐美,未來預計有澳洲、印度客戶,今年下半年就有望在簽下1家;全球磷酸鐵鋰需求量持續成長,不過中國由國家支持,約可供應全球4成所需,近十年規模竄升。張聖時說,立凱電量產產能約2000多噸、也一直是「賠著賣」,難以與中國廠抗衡,而智財授權是由立凱電負責技術轉移並開發新品,未來等FREYR、ICL邁入量產,也可協助移轉客戶,立凱電在其中則收取簽約金、以及量產後依規模計價的授權金,是電池廠新的機會。 5/11.擺脫轉投資和泰產險防疫險巨額理賠風暴,和泰汽車Q1營收679.7億元年增11.5%;稅後淨利達50.6億元,eps9.27元,創單季史新高,一季賺近一資本額 5/10.東陽財報:4月營收17.55億元月減19%年減2.2%,(主受4月連假工作天少,Q2傳統淡季,但東陽將產品組合優化),4月自結稅前淨利3億元,年增47%,創同期史新高。前4月合併稅前淨利9.27億元年增長57%,創近8年同期新高,eps1.54元。東陽轉投資的中國上海分公司,5月起已量產,主要供應美系電動車大廠的零組件。 隨全球、中國疫情解封帶動車市回溫,旗下AM(售後維修佔70%),OEM (車廠代工佔30%)事業群需求上升,東陽:目前AM市場下半年還可以,漸恢復至疫情前出貨水準,OEM則需觀察下半年晶片及總體車市場 5/10.鴻海代工新創電動車客戶Fisker Q1財報:營業損失1.2億美元,含1次性研發費,總淨損1.2億美元每股淨損0.38美元,資本支出4570萬美元,帳上現金與等值品6.5億美元;PEAR車款續進行開發,至本月8日預購訂單數達6000台,確認電池合作對象後,將於2025年啟動生產,晚於原目標2024年。 5/2.Lordstown電動車新創盤中股價崩近47%恐面臨破產,大股東富士康聲稱該公司違反1.7億美元投資協議;Lordstown稱 如協議失敗,可能沒足夠現金維持營運。 4/18.目前同致營運市場以中國占比81.4%最高,其次為北美7.2%、印度4%、南美3.4%;產品策略分別以汽車泊車應用及座艙應用等2項,泊車應用產品為主要營收項目,近年因自駕車風行,產品研發來到第11代的超音波傳感器占營收比31.6%最高,座艙應用則有智能鑰匙、座艙攝像頭、座艙雷達等產品 3/30.連接器大廠貿聯-KY3665全年財報:營收537.6億元年增87.8% eps25.02元年增64.4%,稅後純益38.4億元,eps25.02元,皆創史新高,隨車用新客戶漸增,預期電動車業績將續增,加去年收購INBG事業群貢獻,首季優於史同期表現(22年前3季貿聯營收比:工業37%,IT與數據中心26%,車用21%,電器15%,其他1%) 貿聯Q4:營收136億元季減6.2%年增70%,創史同期新高,稅後淨利9.22億元季減17.67%,年增62.16%,eps 5.89元季減24.19%年增38.58%; (貿聯自2011年上市來,已5項收購案,分別助力貿聯後續在新能源運輸、高價值電器、資料中心與工業用領域搶得先機並擴張市場版圖;全球33據點包括東亞11個,東南亞3個,歐洲14個,北美5個,今年看好資料中心產業成長趨勢明確,未來20年都會持續往上,貿聯已拿下亞馬遜、微軟訂單;新能源運輸用的矽膠線,穩定供應給BMW、飛雅特的電動車,有著極高市佔率,出貨給半導體無塵室採用的特殊線材,貿聯更是全球唯二供應商之一,客戶為世界前十大半導體巨頭,包括艾斯摩爾(ASML)、KLA等。 工業用自動化設備方面,貿聯去年除了在北美底特律持續創造實績,也協助中國新能源車廠比亞迪設置12座工廠,INBG也提供5年的訓練服務,創造有別於以往全新商業模式,此外,貿聯更穩定供應列車所需的關鍵線材,應用於歐洲鐵路、日本新幹線與台灣高鐵,而在醫療領域切入大型精密檢測機台,已打入台大、北醫體系) 3/30.台灣賓士Mercedes-Benz)投入近7 億元,於彰化濱海工業區擴建全新 「Mercedes-Benz 零件物流中心」。 3/15.電動車事業發展,去年車用零組件營收已達200億元,預估今年此區塊業績將落於500~1000億元間,2025年電動車領域1兆元目標維不變,電池中心預計今年第4季進行首條產線試車,供應電巴的磷酸鐵鋰電芯也預計在明年第2季進量產,將續開發傳統車廠零組件生意,範圍包括既有電子件、機構件、電池芯、電池包,及系統、整車組裝業務。 鴻海半導體事業中碳化矽產品與先進封測進展順利,車用半導體設計方面,未來兩年將進入密集設計導入的週期,今年將有新品完成開發,用於電動車逆變器的第2代1200伏、800安培的碳化矽功率模組,電動巴士照明次系統新架構,及LED驅動IC整合方案,也都將陸續導入客戶端,車用晶片開發、軟硬體平台,也將建立完成,全面引進車用單晶片MCU、系統單晶片SOC開發設計與驗證… 鴻海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其中包括儲能相關能源電池芯、電池包,而俄亥俄州的整車廠則是生產電動車電池包,由於鴻海於墨西哥、美國、印度、越南、中國,泰國皆有擴廠計畫,預計今年整體資本支出相較於去年將顯著提升,並有逐漸增加態勢,但相對營收規模也會持續增加。人工智慧(AI)伺服器部分,劉揚偉透露此區塊去年佔整體營收約20%,超過2000億元,整體伺服器事業營收將近1兆元,由於近期ChatGPT持續受到關注,此領域的市場需求也相當強烈,將受惠… 3/21.富智捷攜手西門子 合攻新一代ADAS系統(富智捷MobileDrive今宣布,攜手德國電子製造業大廠西門子合作開發新一代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透過西門子協作導入模型化基礎系統工程MBSE,並提供人工智慧AI及電腦視覺技術Computer Vision),加速ADAS產品的創新與開發 3/17.官司纏訟、生產受挫,《彭博社》:鴻海想複製電子製造模式打造電動車供應鏈,非常困難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2664 3/15.三陽財報:年營收508億元,年增22.2%,營業利益34億元,年增53.7%,稅後淨利31億元,年增70% ,eps3.93元創史新高;擬配發現金股利1.8元,發放率接近5成,殖利率約4.52%,股東會6月28日召開 3/14.防疫險拖累 和泰汽車去年每股虧損35.39元 3/10.裕隆汽車2022年財報:防疫險拖累,裕隆去年稅後虧損46.97億元, eps虧4.8元。(合營收770.79億元年減1.24%,營業利益101.1億元年增41.63%) 3/7.鴻海投資 Lordstown 虧損擴大、交車遜,股價摔近 9% 3/5.鴻海2 月營收 雖然因部分產品拉貨動能保守,營收4020億元,月減 39%、年減11.65%;前2月營收1兆 624 億元,年增17.94%,仍創同期新高,公司也維首季年增展望。 2/24.鴻海代工Lordstown電動皮卡 暫停生產全面召回(將影響19輛已交付客戶或供該公司內部使用的車輛) 2/23.取代和碩?蘋果與立訊合作開發AR裝置 2/15.鴻海規劃在橋科園區建立電池產業生態鏈,包括電芯、電池包、LFP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先進電池材料等,並邀台灣電池產業合作夥伴一起到橋科投資,打造更先進完善高雄電池產業園區,完備高雄電動車產業鏈 2/4.國內共享汽機車最大品牌iRent 爆會員個資外流疑慮 ,iRent決定拉高資訊安全防護原則,主動擴大將「個資風險對象」之定義調整,曾涉潛在風險之40.01萬用戶,iRent已加強改善並誠摯表達歉意。 2/4.鴻華先進拚登創新板 裕隆3個月漲逾倍(擺脫轉投資東風裕隆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防疫保單鉅額理賠虧損陰霾,轉投資鴻華先進可望登錄創新板,裕隆股價自去年10月初約40元起漲,本週股價一度飆上84.9元,3個月股價狂漲逾1倍,創近33年來新高) 2/1.搭電池生產去中化商機 立凱-KY今年兩大事業樂觀 1/31.供應鏈未完全恢復 和泰汽車估今年車市挑戰45萬輛 23-1/2.鴻海旗下鴻騰精密FIT以1.86億歐元,完全收購德國車用線束PRETTL SWH集團,鴻騰藉由此項併購交易,橫向擴充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實力,看好其產品組合專注利基型市場, ----------- 22-1216.鴻海宣布全數處分中國紫光持股 12/9.EV、半導體業鋰鐵電池需求增 長園科明年樂觀(半導體客戶對UPS不斷電鋰鐵電池系統需求持續增溫,推升11月營收。且電動車、半導體業對鋰鐵電池的需求持續增加,展望2023年,長園科對營運正成長深具信心。 11月營收4779萬元,月增106.7%, 前11月營收1.53億元,年增150%。 12/8.汽車零組件廠東陽(1319)11月營收17.9億元,年增7.36%,前11月營收195.6億元年增17.2%,已超越去年全年營收;東陽:其下AM(售後維修)事業,11月營收12.47億年增16 %,前11月營收137.05億元,年增17 % 12/7.鴻海電動車合作夥伴Fisker本月1日駁斥放空機構「Fuzzy Panda」做出的「資金套牢」指控,執行長Henrik Fisker與財務長Geeta Gupta-Fisker隨後於本月5日共同增持該公司逾3.3萬股,藉此提振投資人信心,交由鴻海整車代工的Fisker Pear近日也被直擊出現在美國洛杉磯。 12/6.汽車動力暨安全零組件廠智伸科4551:11月營收8.02億元,月增9.43%、年增3.42%,11月營收85億元,年增5.3% 12/2.前11月車市年減5.3% 缺車潮持續至明年上半年(11月全台新車掛牌量3.967萬輛,年減1.1%月增8.3%,前11月新車掛牌量38.78輛,年減5.3%,車商下修全年新車銷售目標,由46萬輛下修至43萬輛) 11/30.鴻海俄亥俄州廠 首批500輛電動皮卡陸續交車(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會員之一的美商用電動輕型卡車供應商Lordstown M(納指:RIDE) 29日宣布,旗下由鴻海俄亥俄州廠代工Endurance系列純電動皮卡車,首批500輛已陸續出貨)。 11/18.鴻海與沙烏地阿拉伯合資成立沙國國家電動車品牌「Ceer」今宣布將由具超過4年汽車業經歷James DeLuca出任首執行長,負責電動機車開發、製造和銷售,曾任越南汽車製造商 「VinFast」執行長,創造東南亞第一個電動汽車品牌,而加入「VinFast 」前,DeLuca在美國通用汽車領導全球製造部門,監督生產流程,同時管理來自31個國家、171家工廠的逾20萬名員工。 3)11/24.和泰汽車上半年原稅後淨利34.8億元,被第3季轉投資和泰產險防疫保單鉅賠衝擊,前3季由盈轉虧,稅後虧損101.7億元,eps虧18.62元 ,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表示,和泰汽車保留盈餘逾600億元,不受防疫險鉅額理賠虧損影響,年終和股利會照發,和泰汽車股價也從10月初540元波段低點一路彈,今一度漲至630元 2)11/16.中華汽車Q4拚虧轉盈 明年可望維持配息(中華汽車盼第4季認列新安東京產險的虧損縮小,單季力拚虧轉盈,中華汽車受到防疫險鉅額理賠影響,前3季認列轉投資新安東京產險理賠虧損86.27億元,致業外虧損57.65億元,稅後虧損46.39億元,每股虧損8.51元,若排除新安東京產業一次性影響,前3季每股盈餘達6.96元,較去年同期5.34元成長)。 2)11/11.轉投資產險因疫情險大虧,裕隆,中華車業外虧損: 裕隆前三季財報:營收560億元年減3%;本業營業利益78.4億元,年增44 %,稅後虧損19.39億元,年減157 %,每股虧損1.98元。 中華汽車前三季財報營收218.6億元年減11.6 %;本業營業利益17.2億元,年減8.9%;稅後虧損44.85億元,每股虧損8.51元。 1)11/11.防疫險波及,裕隆,中華車前三季各虧19.39億、44.85億;裕隆汽車前三季合營收560.5億元,年減3% ;本業營業利益78.4億元,年增44 %,稅後虧損19.39億元,年減157%,每股虧損1.98元;中華汽車前三季營收218.6億元,年減11.6%,本業營業利益17.19億元,年減8.9%,稅後虧損44.85億元eps虧損8.51元。 11/11.恒耀(扣件)看準美系電動車市場 台灣、越南廠2024年投產 11/8.鴻海參與Lordstown私募1.7億美元,協助增加商業電動皮卡產能 11/7.汽車動力及安全零組件廠智伸科4551 Q3季合營收23.8億元,年增12.4%,加外匯業外收入1.05億元,稅後淨利4.2億元,eps:3.68元,單季獲利創史新高,前3季eps9.61元 達去年全年9成;智伸科指出,第3季適逢汽車傳統淡季、車用晶片短缺等大環境負面干擾,公司旗下汽車事業部仍在主要客戶穩健拉貨下,汽車第3季業績繳出年增15.35%成績單,加上醫療營收年增185.24%,助力中國浙江、東莞及台灣等四個生產基地保持良好產能稼動率。 11/4.鴻海前進中東造車!助攻沙烏地首電動車品牌Ceer,2025年端新車(此前,沙國投資大量資金給電動車品牌Lucid Motors,該品牌將會在沙國建工廠。外媒《electrek》分析,這項策略如今看來,應該就是在為Ceer鋪路)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2429/hohai-saudi-evcar 11/2.朋程Q3營收11億元季增15.3 %年增20.94%,毛利率29.2%季增1.78個百分點年增0.57百分點, 營益率8.68%季增1.47個百分點,年減0.36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75億元,季增37.8%年增27.96%,eps 1.92元;前三季營收30.5億元,年增 5.59%,毛利率27.65%年減2.77 百分點,營益率7.93%,年減4.5個百分點,稅後純益4.52 億元,年增 12.18%,eps 4.96 元。 10/24.Model C、E、T、V、B,富士康已发5款新车,还示好特斯拉:希望能代工 10/20.台幣貶值 汽車零組件Q4雙利多 10/18.鴻海18日台北科技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親駕Model C電動車,繞場一圈。 10/18.鴻海科技日秀新款電動車 台灣泰國美國3地投產 10/14.東陽9月合稅前淨利3.6億元,年成長15倍;前9月合稅前淨利21.9億元,年成長2.79倍,eps3.8元,也創歷年同期新高。 10/11.海外授權持續推進 立凱-KY股價逆揚逾4%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85774 10/11.鴻海今年第3款新EV!MODEL C Teaser影片曝光(鴻海已分別於本月6日、上月30日發布今年新款電動車「MODEL B」SUV、「MODEL V 」電動皮卡影片,加今發布量產版MODEL C Teaser ,鴻海今年一共推出3款新電動車,
電動車入門檻真低這低?全民大鍊造車比全民大鍊芯還超擁擠,慢五拍鴻海與宣明智,動作要再快些?
1)9/24.販賣愛國民族狂熱 華為電動車銷售逼近特斯拉(華為Aito M5推出僅4個月後,銷量就超過蔚來和福斯等西方知名品牌車型;9/22.华为Mate50.9/21.起銷售;余承东:抓紧生产保障供应)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68585
全民大造房後轉大造車 2)9/26.造车新势力上市潮,堪比当年的房产集團上市潮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71032 3)9/16.財務危搖地產集團恆大首款電動汽車開始量產 董事長:10年內轉型至汽車業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60091
4)9/16.百度造車:蛰伏十年,李彦宏“造车”谷底反弹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70494
5)巴菲特開始大套現.9/5.巴菲特再賣股 中企比亞迪股價慘跌18.6%
6)韓廠壓力來.9/22.《美國降低通膨法案》對汽車業帶來衝擊,韓國總統尹錫悅要求拜登助解決困境(9/21.美新法案上路 對韓國汽車製造商產生衝擊)
7)慢三怕宣明智在擁擠紅色供應鍊討拍如面板太陽能?.9/27.看好電動車產業,宣明智:2040年規模6兆美元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71656
8)9/30.零跑汽車上市(“蔚小理”后第四家):狂泻30%后,“红米版小鹏”是割韭菜或真机会?(9/30.新能源汽车股领跌,零跑汽车上市次日再度跌超22%,昨收跌超33%)
9)9/29.市場最低價!塔塔汽車在印度推1萬美元電動車 10)鴻海.10/6.MIH釋11/8展示日預告片 將首揭露電動車車型計畫 10/3.MIH9月進度 德國萊茵TÜV集團加入碳中和小組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77756 10/3.加入争夺战!蔚来“下注”阿根廷锂矿项目,投资金额或超6亿元 自嗨一下 9/30.研調:亞洲EV供應鏈牽動全球 台廠形成新勢力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74547 9/30.但台市場與出海口有限,中國規模大,但自建紅色供應鏈 9/30.和大執行長沈千慈:全球供應鏈移轉 重啟赴美設廠評估(燃油車會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加速全球暖化,電動車將快速取代燃油車;去年全球電動車銷量675萬台,今年上半年有420萬台,預估2025年將達2300台,2030年可達4700台,銷量將會是去年七倍多,未來市面每兩台車有一台電動車;台灣有完整電動車零組件供應鏈體系,包括汽車電子、馬達動力、工業系統、電池、車身系統等,與製造最先進晶片;過去台灣不會做整顆引擎,但電動車,不僅可做馬達、逆變器等,甚至可三合一整合與設計)ㄤ
9/23.鴻海攻EV電池與汽車 攜手印尼Indika Energy能源子公司,共組合資企業PT Foxconn Indika Motor FIM 從事商用電動汽車和電動電池製造業務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67498 9/22.51万元!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创历史新高上海钢联数据显示,部分锂电材料报价涨,电池级碳酸锂涨2500元/吨,均价报51万元/吨,创历史新高,市场最高价达到51.5万元/吨;氢氧化锂涨3500-5000元/吨,镍豆涨3800元/吨,锰酸锂涨1500元/吨 9/15.東陽(1319)今天公告8月稅前淨利2.72 億元,年增7.8倍,創歷年同期新高;前8月合稅前淨利為18.3億元,稅前eps3.19元,年增2.3倍,也創2018年來同期新高。
9/11.電動車十加一關鍵零件 研發最高補助50%(「十加一」項目是我國技術已具優勢,但還可再升級,「要從A到A+」,包括動力、電能、車輛電子 、減速器、煞車、驅動與非驅動、車架、轉向、車身總成和環境建構等十大項關鍵零件,加一指ICT系統整合)
9/7.車用晶片缺貨明年Q1緩解 裕日車:業績將明顯成長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38786
9/7.東陽1319 8月合營收17.7億元,雖月減約4.9%,仍創2018年來同期單月新高,年增18.7%;東陽1~8月自結累計營收140.7億元,年17.8%。東陽表示,旗下維修市場AM 8月營收13億元年增22%,前8月合營收 100億元年增17%;委托代工製造OEM 8月營收4.6億元,年增10%,前8月合營收40.61億元,年增20%。 https://www.blogger.com/blog/post/edit/4303461595975071881/5350570833935597437
9/2.納智捷n⁷純電動車萬人取得優先交車權益 今天活動提前結束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45450
9/1.MIH共11小組更新8月進度 研擬新白皮書內容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45198

8/31.MIH執行長鄭顯聰:Web3將扮演EV生態系關鍵角色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43894
7/27.比亞迪海豹車款熱賣 廣華電動車產品佔比將破10%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05957
7/16.中國新能源車政策利多 胡連兩個月漲47%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28890
7/7.分析師看EV產業鏈 鴻海、台達電、台泥各擁特長(台灣電動車供應鏈在上、中、下游皆具發展潛力,電動車製造以鴻海為代表,動力系統首推台達電,鋰電池則以台泥旗下能元科技產能規模最大,計劃擴增年產能至合計3.3GWh。另一家業者昇陽電池則專攻磷酸鐵鋰電池;電池材料產業,林芬卉指出,以美琪瑪4721、康普4739發展歷史較久,並以生產硫酸鈷及硫酸鎳正極材料為主,兩業者已供貨給電動車大廠)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27098
7/8.和大自結6月合併營收為 6.83億元、年增32.48%、月增11.5%,營收創史單月新高.
6/14.台達海英俊:EV年增逾5成 德州新廠因應車廠需求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59606
6/14.三陽砸30億元投資亞福鋁電池 躍為全球首家鋁電池量產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